律师文集

王振律师
王振律师
广东-中山
主办律师

饮酒担责的情形律师冷观察17

其他2017-01-11|人阅读

作者:王振律师 广东卓而立律师事务所

逢年过节、喜庆日子,喝酒助兴那是必须的。但酒怎么喝、怎么喝好是考验中国人智慧的。

今天我们探讨的是,在宴请中,哪些劝酒情形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一是强迫性、压制性劝酒

中国的酒文化太深厚了,各个地方均有自己一套酒桌礼仪和文化。谈生意,求人办事,各种聚会,陪酒、劝酒比比皆是。但是劝酒要有度,礼仪性的陪劝,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强迫性、压制性劝酒,比如强制要求车轮打圈,有的时候还是三圈、四圈;比如,言语刺激:感情深一口闷,不喝不够朋友;比如,在对方已经喝醉的情况下,仍劝其继续大量饮酒,如果饮酒者出事,劝酒人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二是拼酒

拼酒,我称之为逞能式酒技秀,是作死的节奏。每个人对酒精的耐受度不同,酒量也就因人而异。对我本人来来讲,喝酒脸红,喝多就想睡觉,第二天起床还早。但是酒桌上,几个酒量还可以,或者自认为还可以的人碰在一起,酒虫已经蠢蠢欲动了,酒量高低是要见分晓的,甚至有时白红洋啤轮番轰炸,如果因拼酒过量,造成伤亡,会牵涉法律责任。

三是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

有些人是对酒精过敏的,有些人身体存在一些潜在疾病,比如说心脏病、胆肝疾病。这里强调的是明知,一般来讲往往发生在相互熟识的人之间。但是,即使不相熟,或者是第一次见面,对方在酒桌上喝酒之前明确告知,我身体不适或者有相关的疾病,不适宜喝酒,这种情况下,真的不能劝酒,一旦强拉硬拽劝其饮酒,引发其身体疾病的发作,要承担责任的。

四是未履行救助义务

酒友一旦喝醉或者睡着,或神志不清,或已失去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能力时,同桌的其他酒友便产生一个救助义务,应采取恰当、安全的方式将其护送至家中或医院。中山市有一个真实的案例,酒友将醉酒者送至小区单元楼下并没有送至家中,没有通知家属,第二天早上该醉酒者被发现死亡其自家楼下,酒友被判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所以,我强调,救助一定要全面、恰当、安全。不然,虽有救助,但不完全,仍然要承担责任。

五是未劝阻酒后驾车导致事故

喝酒不开车,开车叫代驾;这已在人民心中形成普遍共识,这也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是对法律和生命的尊重。但是我们做好自己的同时,也应关注、劝阻其他酒友做到上述共识。作为宴请的召集者、组织者,尤其应反复强调、劝阻,酒后不开车。当发现酒友酒后准备驾车时,应做到劝阻责任。不然,一定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可能会承担法律责任。

2017年111日 于中山市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法律快车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