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高得生律师
高得生律师
江苏-苏州
主办律师

死亡赔偿金能否认定为受害人遗产?

其他2013-12-12|人阅读

【引言

最近经办一件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案件,案件事实为二轮摩托车驾驶员搭载他人与第三人停在机动车道上的主挂车相撞,事故造成摩托车驾驶员当场死亡,摩托车乘员医治无效于第二日死亡。经交警部门认定,摩托车驾驶员负事故的主要责任,主挂车驾驶员负事故次要责任,乘员不负事故责任。

由于摩托车驾驶员负事故主要责任,但其本人也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对于乘员的近亲属来讲,其所遭受的大部分损失只能向摩托车驾驶员的继承人主张。而摩托车驾驶员本人基本没有财产,有的款项也主要来自于保险公司支付的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在庭审中,双方代理人就死亡赔偿金的性质进行了激烈的辩论,驾驶员方认为死亡赔偿金不能作为遗产,而乘员一方认为死亡赔偿金是遗产,应当首先用来赔偿乘员近亲属的损失。

【争论焦点

死亡赔偿金性质如何,争议已久。本案中死亡赔偿金在性质上能否作为摩托车驾驶员的遗产,认定为遗产或不认定为遗产的法律依据或理由?

【法律分析

我们要分析死亡赔偿金能否作为死亡的遗产进行继承,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确认法律上何为遗产。《继承法》第三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在条文中列举了公民的收入、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条规定公民可继承的其他合法财产包括有价证券和履行标的为财物的债权等。由上述法律条文分析遗产应当是产生于公司死亡之前,由公民通过合法手段获得的财产或财产性权利。

在明确了法律上何为遗产之后,我们接下来可以分析一下什么是死亡赔偿金,它如何计算得出。《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七条第(三)项规定,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规定了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方法,计算基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年限为20年。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分析支持或否认死亡赔偿金作为遗产的理由分别有哪些?支持死亡赔偿金可以作为遗产的理由如下:

(1)首先死亡赔偿金在性质上是财产损害赔偿。在司法实践中,死亡赔偿金是财产性质的赔偿,是对受害人死亡后实际收入减少做出的补偿。死亡赔偿金一般而言依据死者受诉法院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20年。以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计算依据实际上就是确定死者一年可获得的收入多少,采取是的是一个统一的计算标准,从而免除了死者继承人举证的困难。既然是对死者收入的补偿,也就与《继承法》第三条的规定一致,死亡赔偿金在性质上是公民的收入,当然应当作为遗产。

(2)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死者继承人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被抚养人生活费(依据最高院适用〈侵权责任法〉的通知,该项目并入死亡赔偿金中但并未取消)。在上述项目中,我们可以发现丧葬费是办理丧葬事宜必须支出的费用,而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基于死亡这一事实对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方面的赔偿,而被抚养人生活费则是基于死亡事实对被继承人近亲属的物质损害赔偿。从具体的项目上来讲,基于受害人死亡一这事实,其近亲属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得到了赔偿,而死亡赔偿金依据其计算方式就是对死者损失的赔偿,应当作为死者的遗产。

(3)从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角度来讲,赔偿权利人与《继承法》规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重合,由死者近亲属依《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平均分配,实际上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认可死亡赔偿金在性质上应认定为遗产。

否认死亡赔偿金作为遗产的理由主要包括以下一些:

(1)依据《继承法》第3条的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也就是说遗产产生于公民死亡之前,由公民本人通过合法手段所获得的财产。而死亡赔偿金从时间上来讲,其产生于公民死亡之后,以公民死亡这一事实发生为条件,没有死亡事实,就没有死亡赔偿金这一项目。

(2)死亡赔偿金的权利主体为死亡公民的近亲属。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公民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公民死亡之后,其民事主体资格已经不复存在,已经不可能主张死亡赔偿金。享有权利主体为受害人的亲属。

(3)司法解释倾向于认为死亡赔偿金不作为死者的遗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空难死亡赔偿金能否作为遗产处理的复函》规定,空难死亡赔偿金是基于死者死亡对死者近亲属所支付的赔偿。获得空难死亡赔偿金的权利人是死者近亲属,而非死者。故空难死亡赔偿金不宜认定为遗产。

【倾向性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死亡赔偿金能否认定为死者的遗产,支持方与反对方各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倾向于认为死亡赔偿金不作为遗产,死亡赔偿金不作为遗产似乎也更符合法律的基本原理和价值判断。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法律快车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