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婚前财产公证如何看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25 01:55
人浏览

  婚前财产公证是为了在结婚前确定各自的财产,可以有效避免以后的纠纷,那么婚前财产公证如何办理呢?大家对于婚前财产公证如何看待呢?我想大家一定很想了解这方面内容。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婚前财产公证如何看待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婚前财产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十九条:"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为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即夫妻不论结婚经过多少年,一方婚前财产仍归一方所有。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1、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如工资、奖金,从事生产、经营取得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资本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2、一方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权利,如一方婚前获得预售房屋的产权而且完全支付了房款,婚后才实际取得该房的所有权。

  3、婚前财产的孳息,包括个人财产婚前孳息和婚前个人财产婚后产生的孳息。

  4、一方婚前以货币、股权等形式存在,而婚后表现为另一形态财产。如一方婚前的个人积蓄婚后购买的有形财产,股权转为了货币,这只是原有的财产价值形态发生了改变,其价值取得始于婚前,应当认定为一方的个人财产。值得注意的是,婚前的个人财产在共同生活中自然毁损、消耗、灭失的,离婚时,不能要求以共同财产或要求另一方以其个人财产进行抵偿。而对于用婚前个人财产婚后从事投资、经营、或者婚前投资婚后获得分红,则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二、婚前财产公证如何办理

  第一步,当事人要准备好以下几种材料:1?个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已婚的还要带上结婚证。2?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带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3?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协议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职业、住址等个人基本情况;财产的名称、数量、价值、状况、归属;上述婚前财产的使用、维修、处分的原则等。一般双方当事人的签名和订约日期空缺,待公证员对协议进行审查和修改后,再在公证员面前签字。

  第二步,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双方必须共同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委托他人代理或是一个人来办婚前财产公证,是不会被受理的。

  第三步,公证申请被接待公证员受理后,公证员就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公证员的提问,公证员会履行必要的法律告知义务,告诉当事人签订财产协议后承担的法律义务和法律后果,当事人配合公证员做完公证接谈笔录,并在笔录上签字确认。

  别小看公证员制作谈话笔录这个过程,由于婚前财产约定涉及到当事人财产实体权利的转移,公证员在这个过程中,会再三确认当事人划分财产归属的意见,明确双方对财产的分配关系,当事人一旦在笔录上签字,该笔录就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据保存于公证卷宗内。这份笔录和公证书不仅可以防止当事人间出现纠纷,而且,对于与当事人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的第三人,也是一种保护。

  第四步,双方当事人在公证员的面前在婚前财产协议书上签名。至此,婚前财产公证的办证程序履行完毕,两周后当事人就可凭收费单据来领取公证书了。

  三、婚前财产公证如何看待

  婚前财产公证是指国家公证机关依法对未婚(再婚)男女在婚姻登记前对各自个人所有的财产、各自受赠或赠与的财产以及其他财产约定划分所有权归属后进行证明的活动。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它的目的是使夫妻婚前财产更明确化、规范化,避免婚后因财产发生纠纷而产生不愉快现象,它对稳定社会、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和睦团结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婚前财产公证不但在国外,在国内许多地方也都开办了这项业务,具体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通过这项公证,等于对未婚男女进行一次法制教育,让他们明确什么是婚前财产和婚后夫妻财产,了解《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促使他们更好地履行家庭义务。

  二、 明确分清了财产所有权,就可以避免和其他家庭成员在财产使用上、分配上发生纠纷。

  三、 在家庭债权债务诉讼发生时,可以避免将其作为夫妻共同财产或家庭共同财产抵债。

  四、 办理此项公证后,当某种诉讼发生时,有利于人民法院分清婚前财产和夫妻共同财产,更好地处理讼案,以保护夫妇各方的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婚前财产公证如何看待的相关内容。婚前财产公证确实可以有效的避免以后的纠纷,对于婚前财产公证要正确的看待。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