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过失犯罪达到什么程度才会处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26 23:11
人浏览

  我们在认定犯罪时会考虑到行为人在犯罪时的心理状态,大多数的行为人在犯罪前是没有预谋的,都是因为一时冲动而犯下了错误,还有一些行为人根本就没有故意的心态,完全没有预料到会发生这么严重的后果,对于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过失犯罪了,那么过失犯罪达到什么程度才会处罚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过失犯罪的种类

  1、疏忽大意的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它有两个特点:(1)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应当预见,即有预见的义务。法律只对有可能预见的人提出预见的义务。(2)行为人因就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它也有两个特点:(1)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对危害结果的预见,包括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危害结果。(2)行为人轻信自己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如何认定过失犯罪

  构成过失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犯罪主体是主观上有罪过的、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实施了犯罪行为、发生了犯罪结果的自然人或者单位。犯罪主体主观上的心理态度,既可能是过失心理态度,也可能是故意心理态度。

  2、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在主观罪过支配下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这种犯罪行为,包括疏忽大意犯罪行为和过于自信犯罪行为,这种犯罪行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起着决定性的直接的作用,犯罪主体对犯罪行为既可以是过失的心理态度,也可能是故意的心理态度。

  3、犯罪结果是犯罪主体实施的犯罪行为所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这种犯罪结果必须是实际发生的严重侵犯了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的直接或主要的犯罪结果,既包括物质结果,也包括非物质结果。犯罪主体对发生的这种犯罪结果是过失的心理态度。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行为,才可以构成过失犯罪,缺少其中任何一件条件的行为都不能构成过失犯罪。

  三、过失犯罪达到什么程度才会处罚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行为人本来应该也能够正确地认识一定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的联系,进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但他却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极不负责的态度,从而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国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自己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支配之下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综上所述,过失犯罪只有在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会收到制裁,并且还要求对国家或是他人造成了实际的损害,因为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并不大,所以法律这样设定也是比较合理的,而且不管是行为人犯罪时是疏忽大意还是过于自信,其实这些情况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还是要谨慎一些。以上就是“过失犯罪达到什么程度才会处罚”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谢谢阅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