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判决申请执行期限的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30 11:29
人浏览

  判决下来后是要执行的,但是执行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老赖就是赖着不执行,所以才会有执行难一说,那么民事判决的执行期限是如何规定的,判决书下来后多久要执行呢,对于执行期限有哪些法律规定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民事判决申请执行期限的规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民事判决申请执行期限的规定

  我国第二百零三条规定:“人民法院自收到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实践中,由于执行案件情况复杂,久拖不执行或者久拖执行不下去的情形较多,给当事人造成一种执行案件无期限的错觉。

  一般在案件判决书的“判决如下”内容中都会写明在一定日期内履行判决,(例如,在十五日内被告归还原告所欠款项,以及利息等等。)在该期限过后还没有履行的话,你就可以凭判决书到人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当然,在申请时最好提交被执行人的财产证明,(比如被执行人有房子、车等固定资产或大宗财产可执行),那么法院在执行时就难度小一些。

  二、民事判决书下来多久执行

  民事诉讼中,第一审判决书送达原被告双方后15日内发生效力,也就是说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15日内就可以申请一审的人民法院进行执行。

  第二审因为是终审,所以自判决宣判之日起就可以执行。

  申请执行时限为判决生效后的两年内,如果被执行人确有财产可供执行的话,大概在6个月内执行完毕。法院会让你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车和房子以及其他不动产比较好执行。

  三、申请执行期限最新规定

  新民诉法将申请执行期限延长为2年,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申请执行期限的最新规定将执行期限延期2年,恰当的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其中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原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前款规定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新法将申请执行期限延长为2年,而且适用中止、中断的规定,并且统一了自然人和法人的规定。胜诉的当事人,不必再提心吊胆了,生怕时间被错过。而今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对申请执行期限的延长,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上文法律快车小编对民事判决申请执行期限的规定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新民诉法将申请执行的期限规定为2年,并且适用时效中止与中断的规定。申请执行期限的最新规定将执行期限延期2年,恰当的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