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胡海春律师
胡海春律师
北京-北京
主办律师

这5样东西要慎借,否则可能担责

债权债务2020-09-06|人阅读

法律提醒: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有朋友问自己借东西。但是,无论你们之间关系再好,这五件东西都要慎借,否则出了什么事后悔就晚了。

1

私家车借给他人:

四种情况车主需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面四种情况,借车人也得承担法律责任:

1、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

2、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

3、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

4、 其它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朋友借车,应该怎样防范风险呢?

一是查“车”。检查自己的车辆是否存在刹车制动不灵、车灯不亮、胎压不均衡等等影响安全行驶的故障,不要让爱车带病出工。如果你的车辆长时间未维护保养,存在隐患可能,也是不能出借的!

二是查“照”。查验朋友有没有合法驾照,驾照的准驾车型与车辆是否符合,拿着摩托车照想借小轿车开,那是不可以的!

三是查“人”。查验借车人是否能够驾驶,有没有喝酒、有没有吸毒嗑药……大家一起喝酒,切记把你的车钥匙放放好,不要谁问你借都豪爽地掏出来!如果车钥匙随随便便扔在桌上或放在其他很容易被人拿走的地方,也有可能因为未尽到妥善保管的义务而承担责任!

即使借车也要“分人”,借给靠谱的人,心里会很踏实,即使发生了事故,对方于情于理的也会负责到底。切记不可为了一时的面子,发生事后扯皮的事情。

2

身份证借用:

小动作,大风险

身份证是每一位公民身份的象征,借用身份证会有很多潜在的危险,如他人使用你的身份证办理信用卡、过户车辆、注册成立公司等,如果信用卡恶意透支、车辆出车祸陷入法律纠纷、公司欠债破产等,都会给身份证的原主人惹上不少的麻烦,破财甚或承担法律责任也是有可能的。

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六条规定,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至于民事责任,如果明知道借用人是办理信用卡而出借身份证,那就存在过错,而且属于“明知道他人以自己名义”从事民事行为而不予否认的情形,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对于借用人的办卡行为并不知情,办卡人就属于无权代理,属于冒用他人名义从事民事行为,应当由其自行承担还款责任。

所以,出借身份证属于违法行为,可能会为他人从事不当或违法行为提供条件,导致利害关系人权益受损,从而可能会导致本人承担赔偿责任,并会遭受治安处罚。无论是为了自己免受处罚,还是为了避免他人权益受损,都不要出借身份证。

3

手机:

庞大的隐私库,慎借!

以前的手机只能用来打电话、发短信,而现在的智能手机俨然是我们庞大的隐私库,里面有我们无数的聊天记录、照片、浏览记录等等,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曝光一些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秘密,十分尴尬和懊恼。

此外,大多数人的手机软件常常捆绑银行卡、开通支付宝等跟钱有关的业务,如果他人借用手机,请一定要小心,谨防“丢钱”。

特别提醒,即便是二手手机,也应该在完全处理好之后,再借出。

警方提醒,如今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电子钱包,切记保护好隐私,不要轻易借给他人使用。

4

医保卡外借:

属于违法行为,家人也不行

也许有些人不知道,医保卡借给别人使用,实际上相当于骗保。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因为医保统筹基金里的钱是广大参保人的钱,你把卡借给没有医保的人使用,说白了是在骗取医疗保障金。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负刑事责任。

我们知道,投保前需要健康告知,如果你的医保卡曾经借给他人使用,留下了医疗记录,保险公司会默认这是你的过往病史,可能出现避免理赔纠纷。

  

5

房产证:

最好不要外借

借不动产权证的情况有多种,可能是朋友想要拿去注册一个公司,或者是租户说借来申请住房补贴等。但以下风险请一定注意防范。

风险一:被借去抵押贷款

还是那句话,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你的不动产权证被借去抵押贷款,而相关人员到期又没有还上贷款,那你就要负连带赔偿的责任。

也就是说,如果他到期没有还上贷款,银行将有权对抵押物作出处理,或进行拍卖、转让等,以此获得的款项作为偿还借款人所借款目。

风险二:不知情的状况下被调包

现在的造假技术很高,千万别高估自己的鉴别能力,况且大部分人对借出去再还回来的东西并不设防。借房产证,尤其是借原件,千万要注意。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法律快车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因工作为公司垫付的费用,是劳动争议还是民间借贷
因工作为公司垫付的费用,是劳动争议还是民间借贷案号:(2020)京02民终4824号基本事实:甲男原系乙公司的工作人员,于2019年6、7月份离职。甲男在乙公司
#债权债务
人看过
因工作为公司垫付的费用,是劳动争议还是民间借贷
如何判断一家企业即将爆发法律风险,这17个前兆你一定要知道
如何判断一家企业即将爆发法律风险,这17个前兆你一定要知道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法律风险,如果没有预先防范意识,法律风险一旦爆发,往往会给企业带来致命
#债权债务
人看过
如何判断一家企业即将爆发法律风险,这17个前兆你一定要知道
公司虚假注销,股东仍要担责
公司虚假注销,股东仍要担责简要案情2012年6月至2016年11月,博山某公司与青岛某公司发生多次陶粒购销业务,青岛某公司尚欠货款3万余元。2019年1月,青岛
#债权债务
人看过
公司虚假注销,股东仍要担责
抓紧起诉!即将下调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2分利将成历史
抓紧起诉!即将下调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2分利将成历史7月22日,最高法联合国家发改委,共同发布《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债权债务
人看过
抓紧起诉!即将下调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2分利将成历史
借据过期了,怎么办呢?三种方法,让您的借据“起死回生”
借据过期了,怎么办呢?三种方法,让您的借据“起死回生”《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即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
#债权债务
人看过
借据过期了,怎么办呢?三种方法,让您的借据“起死回生”
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配偶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配偶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向他人借款,出具借条,到期不还,债权人往往起诉夫妻双方要求共同清偿该债务。现
#债权债务
人看过
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配偶是否需要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