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倪晓敏律师
倪晓敏律师
江苏-苏州
主办律师

员工抵制搬迁罢工被炒能否获赔?

民商法2020-08-14|人阅读

因厂区搬迁问题闹情绪,员工故意不开动车间机器造成停工被解雇,能否主张赔偿金?

近日,苏州虎丘区法院对这起劳动争议纠纷案依法判决,驳回了原告员工要求被告公司支付7万余元赔偿金的诉讼请求。

案件回放

原告小磊于2014年5月进入被告公司,岗位为注塑部技术员,主要负责机器的预热、开机等工作。2018年因厂区搬迁事宜,公司于9月17、18日召开沟通会;之后针对包括小磊在内部分员工提出的异议,又于9月28日召开答复会。

但答复会结束后,小磊并未回到岗位正常工作,造成当天车间机台未能正常开启。次日,被告公司张贴公告,重申《员工行为守则》中关于“违纪开除”类行为的内容以示提醒。但根据被告提供的注塑车间视频截图,当日注塑车间仍为停工状态。

原告 ·

原告小磊陈述,关于搬迁一事,包括他在内的部分员工要求重新签订新的劳动合同,详细明确福利待遇、工龄、搬迁补偿等细则。

被告 ·

但公司认为,本次搬迁的新址距离原厂不到一公里,环境设施更优越,名称也没变化,既不影响原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也不构成重大变更。“我们多次安排经理与其谈话,严令要求复工,并告知了不复工的后果,但原告仍拒绝复工,严重侵害了公司合法权益。”

结果 ·

2018年10月,公司宣布解除与小磊的劳动合同。

小磊申请劳动仲裁未获支持,于是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7万余元。

法院认为,用人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有权制定一系列劳动规章制度,只要该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合法,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并且向劳动者进行了公示或告知,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用工管理的依据。因用人单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决定而发生争议的,由用人单位对决定所依据的事实和法律、法规、规章等承担举证责任。原告作为被告注塑部的员工,就被告厂址搬迁问题联名向被告提出相关诉求,在和被告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又参与聚众停工,扰乱破坏工作秩序。“小磊负责机器的开机工作,如其未启动机器,则后续生产流程无法开展,将直接导致无生产产出的结果,但原告在被告严令要求复工,并告知不复工后果的情况下仍拒绝复工。”承办人表示,原告的上述行为已严重违反了被告《员工行为守则》和《员工手册》中关于聚众停工、扰乱破坏工作秩序,以及不服从或反抗公司合理命令者的规定。

经查,被告公司《员工行为守则》由原告小磊签字承诺遵守,该守则经民主程序制定且进行了公示,可以作为被告用工管理的依据,现被告依据上述制度规定解除和原告的劳动合同,并无不当。法院最终认定被告系合法解除与原告的劳动合同,依法无需支付赔偿金。

承办法官提醒,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除了均应遵守规章制度之外,双方还存在着约定义务及其他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而应承担的合同义务。本案中,被告厂址搬离系基于客观情况的变化,且搬离地点距离原址不到一公里,从公平的角度来讲,不应视为约定的劳动地点发生了重大变化,且即使员工对此提出异议,也应在依法、合理的范畴内和被告协商解决问题。

“江苏苏站律师事务所”,定期更新普法文章。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法律快车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上海法院拆迁案例:根据亲属投靠政策落户是否为支内子女政策迁入
因房屋征收所引起的纠纷中,共同居住人的认定往往会成为争议的焦点。在实务中,有许多支内人员、子女是根据亲属投靠政策迁入户口的,那么这种情况可以分得征收补偿利益吗?
#民商法
人看过
上海法院拆迁案例:根据亲属投靠政策落户是否为支内子女政策迁入
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失职赔偿是否有效
【基本案情】2015年12月24日,孙某与某老年中心签订劳动合同,孙某的职务为出纳。合同约定若孙某因严重失职致公司造成较大损失,应承担损失50%的赔偿责任。孙某
#民商法
人看过
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失职赔偿是否有效
签了购房合同没买是否支付中介费
【案情经过】李某因购房需要找到中介寻找合适的房源,2020年10月在中介公司的介绍促和下,李某与张某签订了《房屋买卖经纪合同》,李某当场向张某支付了部分购房定金
#民商法
人看过
签了购房合同没买是否支付中介费
网络用户是否符合平台活动兑奖条件的认定
【案情经过】某新媒体公司旗下的某App于2020年1月推出“xx集挂饰兑大奖”活动,活动时间为2020年1月17日至1月30日。该活动的“终极大奖”颁发给最早集
#民商法
人看过
网络用户是否符合平台活动兑奖条件的认定
强制猥亵罪应如何认定
猥亵罪只针对以强制方法猥亵妇女儿童的行为,对于非强制性的猥亵妇女儿童行为不能视作犯罪。强制性是本质的核心要素,即必须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使他人不能反抗、不敢反抗
#民商法
人看过
强制猥亵罪应如何认定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一)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倒闭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的;(三)隐匿、销毁或者篡改账目、职工名册、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等与劳动报酬
#民商法
人看过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标准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