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曹志权律师
曹志权律师
江苏-无锡
主办律师

离婚案件中的第三者问题及相关证据的效力(五)

离婚2017-03-25|人阅读

“私人侦探”收集的证据合法吗?离婚案件中的第三者问题及相关证据的效力(五)

如果强调由当事人亲自去收集对方有过错或财产状况的证据,显然是不可能的。由于当事人没有特定的经验以及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在满怀悲愤恼怒的心情下去取证,是不现实的。而当事人的亲友代为取证,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指望律师代为取证,也相当困难。因为取证工作量较大,耗费的精力也很大,有的律师甚至不懂最基本的调查技巧。律师是通晓法律的专家,但未必是调查取

的好手,因此,“私人侦探”应运而生。虽然,目前对于“私人侦探”存在的合法性各界普遍存在质疑,但不容质疑的是目前存在着对私人侦探的巨大市场需求,有需求,就有供应。不论现在存在的类似机构的名称如何,是信息咨询公司,还是调查事务所,其提供婚姻案件当事人服务的手段,就是采用跟踪、拍摄、录音的行为,固定、保留另一方有过错的事实情节,或发现财产证据线索。既然法律赋予了当事人“谁主张、谁举证”的权利义务,当事人自然有权委托代理人代为收集调查取证。被委托人不论是谁,只要其采用合法的手段、使用合法的器械取来的与本案有关的证据,就是有效证据,只是其证明力大小有待法官认定。因此,对于有些有必要的案件,请“私人侦探”调查取证,也不失一种争取最大权益的手段。私人侦探常用的取证方法有哪些?1.跟踪。离婚案件中,在接受一方当事人的委托后,以收集证据为目的的跟踪,不应该被认为是违法行为。跟踪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被跟踪人的生活规律、作息去向,通过其工作、生活中的情节,来判断和取得其是否存在过错的证据。这一服务过程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瞄准对象。将被跟踪人的照片、录像或其它资料告之受托人,锁定被调查对象。第二阶段:实施跟踪。一般以两周为一阶段,对特定对象的生活、工作场景予以观察,发现有无异常。一般情况下,一、二天功夫很难摸准一个人的生活规律以及生活真实场景。用一周到两周时间,基本上可以解决问题。第三阶段:总结归纳。将一个周期以来,被调查人出入的场合、接触的人员予以播放分析,归纳总结,向委托人汇报,并交付相关证据材料。2.拍摄。若发现可能存在暧昧关系人员,或是可能同居或幽会的场所,或者是被调查人与其它异性存在亲昵动作的举动,受委托人可以用摄像机或照相机拍摄作为初步证据材料。3.录音。对于以胶带为介质的录音材料,基本上不容易被改动,因此,只要录音手段和录音器材合法,证据效力较高。而对于以数码器材如MP3、录音笔等数码设备录制的录音材料,在原始录制后,复制以及编辑相对可能性较大,容易为对方否认,对法院采纳有一定的难度。不论怎样,有证据提交总比没有证据提交好。如果使用的是市场上有售的音像器材,而不是限制使用以及禁止使用的音像器材(如针孔式摄像机),在适当的场所,如是在公共场所而不是在别人的私密场所,收集到的证据材料只要具备关联性,就有证据效力。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法律快车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离婚案件疑难问题分析
一、由婚姻继承纠纷引发的房屋确权诉讼(一)因婚姻继承纠纷引发的房屋确权诉讼类型案例:天津某公司法定代表人离婚案引发系列房产案1、夫妻为规避房屋限购令,借第三人名
#离婚
人看过
离婚案件疑难问题分析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物权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共有人约定不得分割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维持共有关系的,应当按照约定,但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请求分割;没有约定或者约定
#离婚
人看过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法律如何处理事实婚姻?
法律如何处理事实婚姻?答:事实婚姻,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双方未进行登记结婚便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周围群众也认为系夫妻的婚姻形式。一切事实婚姻均为违法婚姻,不受法律
#离婚
人看过
法律如何处理事实婚姻?
结婚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结婚应当具备哪些条件?答: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二)双方达到法定婚龄,即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离婚
人看过
结婚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离婚时房屋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或第三人名下的产权认定?
离婚时房屋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或第三人名下的产权认定?我国婚姻法既承认婚后所得共同制,同时又认可夫妻一方婚后可拥有个人财产。房屋属于不动产,根据我国物权法相关规定
#离婚
人看过
离婚时房屋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或第三人名下的产权认定?
离婚案件中的第三者问题及相关证据的效力(一)
离婚是一件痛事,离婚也是一件辛事!在离婚案件中,由于第三者介入的原因导致离婚的案件,在我代理的案件中的比例较大且有上升的趋势。在办理离婚案件过程中,一方极力主张
#离婚
人看过
离婚案件中的第三者问题及相关证据的效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