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郭天喜律师
郭天喜律师
天津-天津
主办律师

新冠肺炎之不可抗力免责

合同纠纷2020-04-06|人阅读

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至今确诊病例已逾万例,传染仍在攀高。假期再次顺延,开工日期不定,诸多民事合约和商事合同履行不同程度遭遇困难和迟延。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2020年1号文将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多地采取不同程度的类“封闭”措施,采取“隔离”或者半隔离措施以接近努力阻断疫病传播和防治疫情。此等疫情已然构成《民法总则》第180条和《合同法》第117条规定的不可抗力。

如此一来,诸多民商事合同等民事法律行为暂时履行困难,不可避免地在履行时间上“违约”。就这个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0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候,已经将政府政策法令、自然灾害、疾病流行等不能预见和不能避免,也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导致的逾期等情形,不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7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合同法此规定解决的也是这个问题。

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相悖。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区别了当事人可为而不为与不可为。合同法第107条规定的是“可为而不为”,这种情况下,当事人是完全有能力并且应该完全履行合同的,期间存在恶意,当予惩罚,承担违约责任的。

本文论述的民法总则180条和合同法第117条规定的不可抗力,规范的是“客观不可为”,而非不为。这里说的不为是客观情势不允许而做不到,不是当事人主观不努力而没有做到。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换句话说,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的是主观不努力和恶意不去实现约定,是需要和可以归责的情形。不可抗力是在合同履新过程中有新的当事人主观意志以外的、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是当事人即使努力和想要努力做到而不可得的情形,当事人在其中是没有过错和可以归责的情形的。

不可抗力通常有三类,第一类就是自然灾害,诸如台风、地震等,时下正在面临和努力防治的肺炎疾病也属自然灾害一类。第二类是政府行为,政府行为超出了民事契约等当事人意志的,并且因为行政行为效力性质的原因,必须遵守,自己原有的民事行为约定要为政府行为让路。本次预防肺炎,有疾病的自然原因也有政府隔离和阻断疫情扩散的具体行政行为,其中的行政行为就属于不可抗力免责之“政府行为”,当然属于免责事由。第三类是社会异常等,比罢工、骚乱等。前些时的香港暴乱就属于社会异常事件。这三类不可抗力情形属于免责事由。

不可抗力不是无条件的,是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才属于不可抗力,才能予以免责的。比如,不可抗力具有不可预见性,无论是客观预见也好,主观预见也罢,都是当事人不能提前预见的。比如什么时候会发生地震以及骚乱或者疾病流行,没有人能预见的。第二点是不可抗力具有不可避免性。如果可以努力避免就不是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超出当事人能力的客观不可避免的情形, 当事人绕不开的。第三点是不可抗力是不可克服的。之所以说不可抗力是当事人不能克服的,是因为一旦当事人可以克服,就不是不可抗力,就不能免责。第四点不可抗力是发生在民事行为履行期间,发生的时间点非常重要,必须是合同订立以后,履行期间发生的。合同订立之前就发生的,不能适用不可抗力免责,完全可以通过合同约定把不可抗力因素考虑在内而予避免的。

关于不可抗力,这是法定的免责事由,不是约定免责事由。无论合同中有没有关于不可抗力的约定,均得以原因法律关于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予以免责。

不可抗力具有强制性,是不能通过合同约定予以排除的。也就是说即使当事人约定了民事行为不受不可抗力影响,不考虑不可抗力因素,即使发生不可抗力也不能免责,这样的规定也属于无效条款。当事人仍然可以基于不可抗力法律规定主张免责。法律保护善意,惩罚恶意。通常认为合同排除不可抗力不公平,也不具有善意。

不可抗力的免责不是无条件的,不可抗力影响多大范围,相应免责,部分影响部分免责,全部影响全部免责。如果不由分说,只要发生不可抗力就不由分说全部免责,恐怕会催生恶意,并且对相关方当事人不公平,不利于利益相关方权益的保护。

在国际经济法中,不可抗力也是免责事由。国际贸易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可以援引不可抗力免责。

不可抗力虽然属于不可抗力,可以免责,无论是需要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相应免责,不是无条件免责;还是出于社会健康考虑,我们都祈祷此次疫情能够早日被有效防治和治愈,社会经济生活能够早日恢复正常,疾病感染者能够早日康复。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法律快车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金融借款合同综合利率不高于24%
金融借款合同综合利率高于24%部分,借款人可以请求调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法发(2017)22号(以下简称“意见”)第二条第2项
#合同纠纷
人看过
金融借款合同综合利率不高于24%
跑步机缩水5厘米,能不能退货?法院说:产品不达国标不合格
跑步机缩水5厘米,能不能退货?法院说:产品不达国标不合格春节将至很多人过年的困扰是:每逢佳节胖三斤过完节庭审交锋小陈诉称,跑步机跑带长度短于国家强制性标准,跑步
#合同纠纷
人看过
跑步机缩水5厘米,能不能退货?法院说:产品不达国标不合格
出租人默示可能被视为同意转租
一、承租人转租需要经过出租人同意。承租人应当按照租赁合同约定使用租赁物。承租人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使用,应当经承租人同意。《民法典》第718条规定,“出租人知道
#合同纠纷
人看过
出租人默示可能被视为同意转租
国家政策不再是法院审判民事案件“准法律”
一、法律没有规定的,民事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政策”。《民法通则》出台之前,没有调整民事活动的法律规则,处理民事纠纷完全依据国家政策。二、《民法总则》开始,“国家政
#合同纠纷
人看过
国家政策不再是法院审判民事案件“准法律”
出租人安全保障义务浅析
出租人有义务保障出租的租赁物符合租赁物的用途,并且要保证租赁物不能对承租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或者危险。《民法典》第731条规定,“租赁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
#合同纠纷
人看过
出租人安全保障义务浅析
保证期间是除斥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延长
保证期间是除斥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延长,债权人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期间届满保证人的保证义务免除。《民法典》第692条第一款规定,“保证期间是确定保
#合同纠纷
人看过
保证期间是除斥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