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魏伟律师
魏伟律师
陕西-安康
主办律师

淡漠从容才是真

其它2015-03-20|人阅读
  伦奎斯特和许多普通美国人一样,大都把诚实、负责、爱国、公平,守法、忠诚等最最基本的是非观当作自己做人的准则。这些人远非完美,才智能力也未必过人,但是我却并不担心他们会故意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欺压良善,致他人于危险之中。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伦奎斯特这些人可以留得清白在人间的原因  □余冲  威廉·伦奎斯特当了34年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其中19年任首席大法官。对几代美国人来说,他无疑标志着一个时代。是的,在众多公共知识分子按伟大程度编列的各类大法官排名里,人们很难发现伦奎斯特的踪影,因为他的司法生涯与人生轨迹实在过于平淡,而成就他的高尚人格与宏伟事业的,却是一股深不可测的伟岸力量。  与同时代的其他诸多著名大法官相比,伦奎斯特履历的分量似乎轻了许多。二战后的名牌法学院,对像伦奎斯特这样的退伍老兵多少有所照顾,而他之前之后的轨迹,也没有太多“才子”或“思想家”的轨迹可循。伦奎斯特在最高法院担任法官助理时,曾为罗伯特·杰克逊大法官代拟过一篇判决意见初稿。他向杰克逊建议,设定种族隔离政策的法律基础是正确的,而民主社会中少数人群利益的保护,最终靠的是多数人的意志。这种极端保守派思想,与当时方兴未艾的民权运动格格不入。二十多年后,当伦奎斯特成为大法官时,这样的保守思想几乎已被整个社会抛弃。“偶然”上任的首席大法官  做过大法官助理的伦奎斯特,并没有太大的政治野心,他回到生机勃勃,但远非政治文化重镇的亚利桑那州做了一名商业律师。虽然他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但远远说不上有多么活跃。若不是亚利桑那出了一个想当总统的戈德沃特,而且与伦奎斯特当初的老板交好,那么之后三十多年的美国司法史,恐怕会彻底改写,甚至2000年总统大选的当选者,乃至整个国家的走向,都可能被改变。  从这个角度来说,伦奎斯特似乎只是一个“偶然”上任的首席大法官,甚至有人认为是命运使然,而不是什么真知灼见让他站在了历史的顶端。然而,正是伦奎斯特彻头彻尾的保守主义思想与不显山露水的领导风格,让他在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上深深刻下自己的名字。正如本书提到的,伦奎斯特在二战中应征服役,在北非担任一个气象兵,但他从来没有留下过什么“杀敌报国”的豪言壮语。他回国读书后二十多年,自由主义思潮几乎成为美国政治的主导。而保守主义对于国家权力的忌惮与怀疑,则与自由主义要求利用国家权力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张大相径庭。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自由主义思潮的风起云涌,造就了保守主义的重新兴起,才成就了保守派领军人物戈德沃特功败垂成的总统竞选。而新保守主义的势力不断上升,在里根当选时达到顶峰,这个顶峰一直持续到小布什任期末。1971年,当伦奎斯特被任命为大法官时,默默无闻而又思想保守的他无疑站在历史的对立面。到了2005年,到第二次主持小布什总统宣誓就职仪式时,伦奎斯特已经在某个程度上成为了历史的造就者。或者,历史并不是任人打扮的孩子,只要我们自己不做任人打扮的大人。秉承一贯的保守主张  伦奎斯特的法律思想基本上就是“保守主义”的法律定义。他对“联邦主义”的维护不遗余力,早在1977年就认定联邦政府对地方政府“最低工资”的规定违宪,而关于最低工资的立法则是自由派鼓吹的“伟大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也反对将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应用在奴隶制之外的任何场合,认为包括囚犯在内的各色人等的民权并不在第十四修正案的保护范围之内。而在关于堕胎权的“罗伊诉韦德案”中,他也秉承一贯的保守主张而持反对意见,认为宪法基本权利中并不包含支持妇女堕胎的所谓“隐私权”。伦奎斯特对“政教分离”原则也持怀疑态度,不止一次推翻联邦政府关于限制公立学校组织学生祷告的措施,认为这种限制超越了联邦政府的立法范围。另外,伦奎斯特对宪法第四修正案的解读也非常狭隘,认为不是所有非法搜查得到的证据都是毒树之果。此外,他还旗帜鲜明地支持死刑。  谈到伦奎斯特,就不能不谈到克林顿的弹劾案和2000年布什和戈尔的总统大选争议。这两个案子也是本书的重中之重,而作者与伦奎斯特的笃厚情谊,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案件的背景信息。尤其是2000年的“布什诉戈尔案”,作者从伦奎斯特个人生活的角度,几乎是以特写镜头,为我们描述了惊心动魄的那几天。美国2000年大选争议的和平解决几乎可以算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里程碑,因为那是世界第一强国的“王位”之争,而差距微弱到百万分之一。伦奎斯特作为最终决定选举结果的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无疑是这个里程碑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其实,伦奎斯特和许多普通美国人一样,大都把诚实、负责、爱国、公平,守法、忠诚等最最基本的是非观当作自己做人的准则。这些人远非完美,才智能力也未必过人,但是我却并不担心他们会故意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欺压良善,致他人于危险之中。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伦奎斯特这些人可以留得清白在人间的原因。  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中国的人们很快就会忘掉伦奎斯特这个美国的首席大法官,或许不少今天的美国人已经忘记了他。而他的生活、他的生命、他的品德与他的学问,最终只能在故纸堆里找到踪迹。笔者将此书译成中文,虽可号称是有“燃灯者”的雄心壮志,但心底却存着“不忘掉”的小小决定。  (本文为《最高法院的“掌舵人”》译者序)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法律快车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