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翁林霞律师
翁林霞律师
广东-广州
主办律师

震惊!8万借款,借条堪称范本,却不受法律保护,何解?

债权债务2015-06-09|人阅读

我们先阅读一个法院判例:

  任某听说走私香烟能赚大钱,决定铤而走险。筹措资金时,任某将自己的打算向战友贾某和盘托出。贾某看在战友的情面上借出了8万元。结果,任某在推销香烟时被查获。贾某得知后,持借条把任某告上法庭。法院审理后作出民事制裁决定: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收缴用于非法贩卖香烟的借款8万元。

  这是任某给贾某打的借条内容,可以说堪称完美无瑕:

  为了做生意,现收到贾某(身份证号:234567…0898)以现金出借的¥80000.00元(人民币捌万元整),借期陆个月,月利率6‰(仟分之柒),贰零壹叁年拾贰月捌日到期时本息一并还清。如到期未还清,愿按月利率10‰(仟分之拾)计付逾期利息。立此为据。

  借款人:任某

  (身份证号:765432…1817)

  贰零壹叁年陆月捌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法院不支持原告贾某的诉讼请求呢?8万用人民币就这么没了吗?贾某很不服气,接下来小编就给您讲讲,请朋友们认真阅读,千万不要大意!

  7个方面关键要素决定了借贷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1、借贷进行非法活动。

  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如明知个人借款用于赌博、贩卖假币、贩卖毒品、走私等非法活动而借款给他人,其借贷合同不受法律保护,对行为人还要处以收缴、罚款、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2、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包括: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

  (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

  (三)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

  (四)非法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外汇买卖;

  (五)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实践已充分表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扰乱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从根本上损害了群众利益,给经济生活和社会安定造成了严重危害。按照国务院(1998)第247号令第18条规定,因参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所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这是因为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本身是违法行为,参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也是不合法的,参与者由此造成的损失,不受国家法律保护。

3、非金融企业以合法借贷掩盖的非法金融活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无效:

  (一)非金融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

  (二)非金融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

  (三)非金融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

  (四)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该批复还规定:借贷利率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四倍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办理。无效的民事行为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因而不能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果。

4、企业之间的借贷合同。

  《贷款通则》规定:“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务。”企业之间的借贷合同违反国家金融法规,属于无效合同。依照有关法规,对于企业之间的借贷合同,法院除判决返还本金外,对出借方已经取得或约定取得的利息应当收缴,对借款方应处以相当于银行利息的罚款。

5、明为联营实为借贷的合同。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企业法人、事业法人作为联营一方向联营体投资,但不参加共同经营,也不承担联营的风险责任,不论盈亏均按期收回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润的,是明为联营,实为借贷,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应当确认合同无效。除本金可以返还外,对出资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利息应予收缴,对另一方则应处以相当于银行利息的罚款。

6、违背真实意图的借贷关系。

  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图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无效。借贷关系无效由债权人的行为引起的,只返还本金;借贷关系无效由债务人的行为引起的,除返还本金外,还应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给付利息。

7、高利贷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由此可见,高利贷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结合本文开头的案例做一分析解释:我国《民法通则》第九十条规定:“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赌博、走私等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本案中,贾某的出借行为显然违法,故法律予以惩戒。

  同样,我们再看2个法院判例,便于朋友们理解:

  案例:乘人之危。

  万某的儿子突发疾病需住院治疗,为此万某急匆匆向邻居滕某借款1万元。滕某提出要按月息5%给付利息,迫于情势,万某违心写下了一张半年后归还1.3万元的借据。还款期到,频遭催债的万某实难以高息还款,诉至法庭。法院审理认为:原告的行为系乘人之危发放高利贷,属无效民事行为,判决万某偿还滕某本金1万元及利息541.6元(按银行短期贷款利率计算)。

  点评:

  合同法第54条规定,一方以欺诈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所谓乘人之危,是指利用他人的危难处境或紧迫需要,强迫对方接受某种明显不公平的条件并做出违背其真意的意思表示。本案中,高息借款并非万某的真实意思表示;滕某在主观上具有乘人之危的故意,所取得的利益明显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综上,原告的行为符合乘人之危的构成要件。

  案例:手段非法。

  李某和张某原是生意伙伴,后因关系恶化绝交,但张某尚欠李某部分货款。今年5月,李某将张某非法拘禁并逼迫其写下6.5万元的借条(事后张某就非法拘禁一事向公安机关报案,该案另案处理)。同年8月,李某持借条起诉,要求张某归还全部欠款。法院经审理,判定李某用胁迫手段使张某写下的借条无效,只认定张某偿还其承认的3.2万元欠款。

  点评:

  《民法通则》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无效。所谓胁迫,是指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做出违背真实意思的表示的行为。本案中,张某出具欠条的行为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故法院认定为无效民事行为。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法律快车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签名、盖章与捺指模有什么区别你知道吗?
在现代意思自治、契约自由的社会,公民可自由参与民事、经济活动,与他人建立各种法律关系,自愿承担各种权利并享有相应义务,在双方意思表示真实达成一致后,为了将表意内
#债权债务
人看过
签名、盖章与捺指模有什么区别你知道吗?
【法律常识】借钱时弄清这8件事,保证不会吃亏!
民间借钱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就是因为借款人与欠款人不了解一些事情,致使发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借钱时有8件事情是需要弄清楚的,下文为您详细介绍。1、法院受理
#债权债务
人看过
【法律常识】借钱时弄清这8件事,保证不会吃亏!
自愿付款后不得以不当得利收回
已婚的阿勇和晓婷通过微信相识,之后迅速发展成为男女朋友关系。2014年5月的一天,两人因闹分手发生争吵,当晚阿勇通过ATM机转账5万元至晓婷的银行账户。但这件事
#债权债务
人看过
自愿付款后不得以不当得利收回
混合担保中物保无效不必然减轻保证责任
【案情】2013年7月9日,乙方周某用新建自有房屋作抵押,协议向甲方张某借款30万元。同日,周某请丙方陈某签字担保。后因周某下落不明,张某诉请陈某承担保证责任,
#债权债务
人看过
混合担保中物保无效不必然减轻保证责任
丈夫被“戴绿帽”
已婚女子与他人发生不正当关系,向对方索要钱款,因对方给太少,遂告知其丈夫,愤怒的丈夫威胁给自己“戴绿帽”的情夫写下借条后起诉至法院索款,被法院驳回。近日,广西贵
#债权债务
人看过
丈夫被“戴绿帽”
好友借款未签协议,一时难还闹上法庭
李强(化名)与王鹏(化名)是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都选择回家乡宜都创业,现事业均小有所成。近日,两人却因借款及利息产生纠纷对簿公堂。原来,2013年11月一次同学
#债权债务
人看过
好友借款未签协议,一时难还闹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