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王利华律师
王利华律师
北京-北京
高级合伙人律师

被冒用信息签订合同,自己要不要担责?

合同纠纷2020-07-13|人阅读

博法律师说

原告主张签名字迹是伪造的,并提交了文书司法鉴定意见书,从内容上否定了存在买卖合同法律关系的可能,判决尹女士无需清偿这笔货款。

基本案情

2013年11月,广州市A纸品厂(未办理工商登记)经营者李某以尹女士之名,与东莞市某盈纸品有限公司签订纸板购销合同及报价单。合同签订后,李某向某盈公司订货,某盈公司按要求发货。但在2013年11月与12月间,李某累计拖欠某盈公司共47338.89元的货款至今未付。某盈公司讨债无果,于是,向法院请求判令尹女士支付拖欠的货款及滞纳金。

一审法院曾以邮寄、委托以及公告的方式向尹女士送达诉讼文书,均未果。一审法院依法缺席判决尹女士向某盈公司支付货款47338.89元及滞纳金。2016年12月21日,此案正处于执行阶段,银行按照要求协助法院对尹女士的账户进行相应的扣款并发送信息。此时,一直被蒙在鼓里的尹女士才知晓案件情况,遂向东莞中院提起再审请求。

当她查阅本案一审的证据材料时,发现自己的身份资料复印件被冒用并签订了案涉合同!为自证清白,尹女士收集了大量的反驳证据提交至法院,证明自己没有与某盈公司签订过合同及发生交易。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查明,一审法院送达诉讼文书的程序合法合规,从相关材料来看,不存在尹女士当时知晓本案而无正当理由不参加一审诉讼以及故意不提供证据的情形。

其次,关于再审申请人尹女士是否应当对案涉货款承担清偿责任的问题。某盈公司提起诉讼,主张其与尹女士之间存在买卖合同法律关系,据此要求尹女士清偿货款。某盈公司应当对产生买卖合同法律关系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本案一审期间,某盈公司提供了购销合同、报价单以及担保书等证据。而再审期间,尹女士主张上述证据中“尹女士”的签名字迹是伪造的,并提交了文书司法鉴定意见书,从内容上否定了某盈公司与尹女士存在买卖合同法律关系的可能。除了该鉴定意见,尹女士还提供了所在单位的证明、参保记录及其在通讯商、银行等第三方机构办理个人业务过程中留存的单据。尹女士再审期间已尽其所能提供了反驳证据,某盈公司有义务进一步提供证据。

因此,某盈公司在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买受人是尹女士的情况下,其要求尹女士清偿货款47338.89元及逾期付款滞纳金没有事实依据。对某盈公司的诉讼请求,东莞中院不予支持。2018年3月14日,东莞中院依法撤销一审判决,驳回某盈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尹女士无需清偿这笔货款。

身份被冒用如何处理?

第一,如果作为民事案件被告被他人起诉到法院,要积极应诉,提供相关证据,配合或者申请进行笔迹鉴定等。

第二,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证据,请求对于冒用自己身份进行登记的公示信息予以撤销。如果相关部门拒绝撤销登记,一般需要提起行政诉讼解决纠纷。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法律快车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虽然签了竞业限制协议,但是这家公司还是败诉了!
博法律师说离职前双方并未就竞业限制期间达成合意,网络公司在双方劳动关系解除一个月后邮寄《不竞争协议履行提醒通知》并无法律效用。基本案情李女士为网络公司销售经理,
#合同纠纷
人看过
虽然签了竞业限制协议,但是这家公司还是败诉了!
什么是民事诉讼中的高度盖然性?
博法律师说尽管未签订书面的抵债协议,但综合各项证据可以判断存在非书面抵债协议,按照开发商的指示向他人支付房款的事实具有高度盖然性。基本案情2017年1月13日,
#合同纠纷
人看过
什么是民事诉讼中的高度盖然性?
隐瞒疾病投保却获赔偿,法院为啥支持?
博法律师说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基本案情2014年1月,陈女士在保险公司签订了人身保险合同,身故
#合同纠纷
人看过
隐瞒疾病投保却获赔偿,法院为啥支持?
合同成立后才告知免责事项,保险免责条款是否有效?
博法律师说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保险人的明确说明义务应于保险合同订立时履行。基本案情2018年9月3日,某物流公司为其车辆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交
#合同纠纷
人看过
合同成立后才告知免责事项,保险免责条款是否有效?
恶意串通转让房屋,法院判决无效
博法律师说两被告在明知该房屋第二层已经出售给原告的情况下,仍将该层房屋赠与其女儿,而女儿也在明知的情况下接受赠与,可以推定存在恶意串通的行为。基本案情两被告系夫
#合同纠纷
人看过
恶意串通转让房屋,法院判决无效
房地产公司违约在先,能否行使单方解除权?
博法律师说房地产公司在因未免除担保责任而继续承担担保责任是其违约行为所致,故其无权单方解除合同。基本案情2014年11月,王女士与济南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商品
#合同纠纷
人看过
房地产公司违约在先,能否行使单方解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