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李芳律师
李芳律师
辽宁-锦州
主办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l转载]

其他2009-07-01|人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发布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文 号:主席令第十四号 发布日期:2009年06月27日 生效日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四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09年6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09年6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2009年6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调解   第三章  仲裁     第一节 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员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三节 仲裁庭的组成     第四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和仲裁,适用本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包括:   (一)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   (二)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   (三)因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   (四)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五)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因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补偿发生的纠纷,不属于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   第三条 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   第四条 当事人和解、调解不成或者不愿和解、调解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和仲裁,应当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根据事实,符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和仲裁工作的指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照职责分工,支持有关调解组织和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依法开展工作。   第二章  调解   第七条 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调解工作,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第八条 当事人申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由村民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纠纷事项、理由和时间。   第九条 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村民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讲解有关法律以及国家政策,耐心疏导,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   第十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村民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经调解人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   第十一条 仲裁庭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应当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在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第三章  仲裁   第一节 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员   第十二条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根据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实际需要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可以在县和不设区的市设立,也可以在设区的市或者其市辖区设立。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在当地人民政府指导下设立。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其日常工作由当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承担。   第十三条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由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代表、有关人民团体代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民代表和法律、经济等相关专业人员兼任组成,其中农民代表和法律、经济等相关专业人员不得少于组成人员的二分之一。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一至二人和委员若干人。主任、副主任由全体组成人员选举产生。   第十四条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聘任、解聘仲裁员;   (二)受理仲裁申请;   (三)监督仲裁活动。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应当依照本法制定章程,对其组成人员的产生方式及任期、议事规则等作出规定。 第十五条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应当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   仲裁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满五年;   (二)从事法律工作或者人民调解工作满五年;   (三)在当地威信较高,并熟悉农村土地承包法律以及国家政策的居民。   第十六条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应当对仲裁员进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以及国家政策的培训。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应当制定仲裁员培训计划,加强对仲裁员培训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第十七条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仲裁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遵守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章程和仲裁规则,不得索贿受贿、徇私舞弊,不得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仲裁员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以及接受当事人请客送礼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其除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受理对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仲裁员违法违纪行为的投诉和举报,并依法组织查处。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十八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第十九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的申请人、被申请人为当事人。家庭承包的,可以由农户代表人参加仲裁。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可以推选代表人参加仲裁。   与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仲裁,或者由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裁。   当事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   第二十条 申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申请人与纠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二)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三)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纠纷涉及的土地所在地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可以邮寄或者委托他人代交。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和证据来源。   书面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经申请人核实后由其签名、盖章  或者按指印。   第二十二条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应当对仲裁申请予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第二十条规定的,应当受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已受理的,终止仲裁程序:   (一)不符合申请条件;   (二)人民法院已受理该纠纷;   (三)法律规定该纠纷应当由其他机构处理;   (四)对该纠纷已有生效的判决、裁定、仲裁裁决、行政处理决定等。   第二十三条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将受理通知书、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送达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或者终止仲裁程序的,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或者发现终止仲裁程序情形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四条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应当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将受理通知书、仲裁申请书副本、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送达被申请人。   第二十五条 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书面答辩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答辩,由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经被申请人核实后由其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答辩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未答辩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第二十六条 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可以申请财产保全。   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   第三节 仲裁庭的组成   第二十七条 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首席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其他二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各自选定;当事人不能选定的,由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由一名仲裁员仲裁。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由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应当自仲裁庭组成之日起二个工作日内将仲裁庭组成情况通知当事人。   第二十八条 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   (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   第二十九条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对回避申请应当及时作出决定,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仲裁员是否回避,由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由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法律快车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已于2002年9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4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
#其他
人看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时间:(2005-09-27)字体--【大中小】(2002年12月1日)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标准是在充分总结吸收1
#其它
人看过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工伤认定办法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2005-6-111:17:5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8号《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已于2003年9月18日经劳
#其它
人看过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工伤认定办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对人民法院审理涉及仲裁案件适用法
#其他
人看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辽宁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办法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办法的通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办法的通知辽政办发〔2
#其他
人看过
辽宁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其他
人看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