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律师你好,我未婚,女性,下个月领证。我想请问: 1.在签订夫妻财产协议的时候,是否必须列出双方婚前以及婚后的所有财产? 2.因为婚后许诺买车买房,但是大概在结婚后一年才有资格在北京买房,所以车房没有兑现的情况下,是不是不能提前把这些内容写在协议的婚后财产中? 感谢解答!

离婚 2020-11-06 10:45 人浏览
共18位律师解答
  • 您好,签订婚内财产协议,需要注意约定的效力问题: 一、以下两种约定可能被认定无效 1、约定财产归子女所有: 很多夫妻在签订协议时会约定某一部分财产归子女所有,但这些财产仍然是由父母掌管。 从法律.上来看,属于赠与没有履行,没有完成的赠与便不生效。 实践中,此类约定争议较多,当然均以无效认定而告终。 2、谁提离婚谁无财产: 此类约定往往会认为限制离婚自由权,而被认定为无效。 二、婚内财产协议中三种限制效力的约定 1、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免除的约定: 抚育子女是父母的法定责任,不得因任何事由予以免除。婚内财产协议中关于不要孩子,谁要孩子谁承担孩子的一切抚育费用的约定,不能说完全无效,但是当承诺全额承担孩子抚育费的一方陷入经济困难、无力独自承担孩子的抚育费用时,另一方显然有共同承担的义务。 2、对第三人的债务由一方承担的约定: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形成的债务,这类约定只有在有证据证明债权人知道该约定时才有效。否则,债权人可以要求夫妻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即该协议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3、对夫妻间扶助义务免除的约定: 婚内财产协议中,约定各自财产归各自所有,并不能因此而免除夫妻间的扶助义务,若一方患病等需要救治时,另一方应积极地承担。如果对方置之不理,患病方有权要求对方支付医药费用。
  • 您好! 婚前婚后的财产应该在协议中列明。 离婚协议书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在离婚协议上务必写明经过双方协商一致订立。
协议必须注明双方有无子女,如果有,离婚之后孩子由谁抚养,是否需要另一方承担孩子抚养费以及抚养费的数额、支付方式、期限等,还应明确约定离婚后的子女探视权、探视方式等事项。
有关子女抚养和探视问题要详尽约定,切忌含糊笼统,建议您咨询律师或请律师出具离婚协议,否则双方日后可能由此引发抚养权、抚养费变更、探视权纠纷等诉讼。

财产部分应明确财产购买时间、归属、分割情况,某些不变分割的只能归一方所有的财产,应明确给另一方折价款金额。
常见需要分割的财产包括房产、房产增值、车辆、存款、股权、股票、基金、债券等有价证券、保险、住房公积金、补贴、房屋租金、个人财产婚后增值部分以及私人生活物品等。除了财产分割,还应明确约定双方债权、债务的分割,由于债权债务的分割涉及到第三人(债务人、债权人),债权债务处理模糊,后续很大概率引发其他争议。
尤其对于债务的分割,要确认其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如果约定模糊,可能会使一方财产受损,但双方签字生效后,后续很难诉讼维权。 具体情况请您来电详细咨询或面谈,我将详细为您解答。
  • 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还没有对婚前财产协议做明确的概念描述。婚内前财产协议的法律基础在于我国《婚姻法》第十九条中夫妻可以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进行约定的规定。婚前财产协议应指男女双方对各自婚前婚后所得的财产的归属做出的约定,此约定在婚前、婚后都可办理,不受登记与否的限制。
  • 协议离婚:双方就离婚、孩子抚养、财产与债务处理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后,到夫或妻户口所在地的民政局登记离婚。带各自的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照片,离婚协议。
  • 您好,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 如您们双方依法签订相关协议,其约定是有效的,可按照约定签订相关协议。
  • 您好,可以在协议中列明。如需律师帮助可以详谈
  • 您好,可以请律师协助写婚前财产协议
  • 您好可按照签订协议进行处理即可
  • 您好,可以在协议里写清楚
  • 最好要去公证,才有效的
  • 可以约定以前及将来发生的财产如何处分。
  • 您好,婚前财产通常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婚后取得的财产如无特别约定为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婚前协议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双方之间的财产关系,列出所有财产不是必须得,但对列在协议上的内容一定要仔细阅读。
  • 您好, 没有兑现,提前写进去,无效的,婚姻不是交易
  • 第一,不是必须列,但是列出之后有利于避免纠纷;第二,一般婚后取得的财产属于共同财产,可以提前写。
  • 您好,具体情况电话沟通
  • 婚前协议最后列明婚前个人财产详细清单,主要是价值高,也可以对婚后财产做出安排。
  • 您好,可以申请办理财产公证的!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18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