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你好,我想问下,3胎有什么奖励,或者是补助吗?

其他 2023-10-13 15:04 人浏览
共8位律师解答
  • 一线城市生育三胎应当每月奖励3000-5000元现金; 每个地方公布的政策文件以及补助标准会因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而有所不同。
  • 您好,每个地区标准不一样的,根据您所在的地区的相关政策的
  • 人在上海吗?我们是律所有问题可以随时咨询。
  • 有教育免费和生育补贴
  • 奖励。
    2021三胎奖励最新消息据悉,目前国家暂未公布三胎的奖励政策,不过针对未来生三胎的人群会给与一定的配套支持,至于详细计划还在制定当中,目前中国直接给三胎家庭发现金的可能性不大,国家更有可能会在教育开支、住房和休假方面提供支持。虽然现在三胎政策配套扶持具体细节尚未明确,但是现在有的单位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已经公布了三胎奖励举措。目前可以知道的奖励措施主要包括以下3点:
    1、奖励优惠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
    2、帮扶保证要树立健全方案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证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心工作机制,维护好方案生育家庭合法权益。法律依据:六种情形可生育三孩或以上子女新条例提出,“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和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公民,经批准可以再生育子女。”其中明确了六种符合条件的情形,经批准可以再生育子女:
    (一)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有子女经依法鉴定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二)夫妻曾患不孕不育症,依法收养两个子女后女方又怀孕的;
    (三)再婚夫妻一方已生育两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或者生育一个子女,再婚后无共同生育子女的;
    (四)再婚夫妻一方已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再婚后已共同生育一个子女的;
    (五)再婚夫妻各生育一个子女,再婚后已共同生育一个子女的;
    (六)省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2延长合法生育奖励假期,增加产假60天新条例规定:“符合法律和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六十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七日。增加的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这一条明确,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无论是一孩还是两孩,甚至符合规定的再生育的,都可以享有延长生育假60天的相关奖励。这一幅度与此前规定的晚育假幅度相同。
  • 法律分析:根据三胎新政策,对于生三胎的主要补助如下:
    1、托育服务全面升级;
    2、开展父母育儿假试点;
    3、三孩享有医保和生育津贴;
    4、照顾婴儿,可以少交个人所得税;
    5、过去领取计划生育奖励和优惠的家庭,待遇不变;
    6、有条件针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老人发放护理补贴。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六、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十八)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严格落实产假、哺乳假等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父母育儿假试点,健全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继续做好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的保障,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减轻生育医疗费用负担。
    (十九)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结合下一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研究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地方政府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当地住房保障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地方政府可以研究制定根据养育未成年子女负担情况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买房屋的优惠政策。
    (二十)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持续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适当延长在园时长或提供托管服务。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有效解决“择校热”难题。依托学校教育资源,以公益普惠为原则,全面开展课后文体活动、社会实践项目和托管服务,推动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衔接。改进校内教学质量和教育评价,将学生参加课外培训频次、费用等情况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平衡家庭和学校教育负担,严格规范校外培训。
    (二十一)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规范机关、企事业等用人单位招录、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平等就业。落实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定期开展女职工生育权益保障专项督查。为因生育中断就业的女性提供再就业培训公共服务。将生育友好作为用人单位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的措施,依法协商确定有利于照顾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方式。适时对现行有关休假和工作时间的政策规定进行相应修改完善。
  • 法律分析:三胎的补助政策包括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免征个人所得税、独生子女补贴和托儿补助费。法律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生育妇女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生育保险办法,取得的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或其他属于生育保险性质的津贴、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独生子女补贴和托儿补助费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税。
  • 具体的生育政策要咨询户籍的所在地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上海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8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