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代购被骗了商家不回信息

网络诈骗 2023-10-29 22:41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如果消费者遭遇假代购被骗,可以在确认收货之前申请退款,或者在确认支付后的15个工作日内申请维权。不过,这样的维权都是需要买方自行提供举证凭据的。
    因此,在代购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购物凭证或网上交易记录等证据。
    法律依据: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法律分析:代购被骗,首先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投诉,其次就是到当地的公安机关来进行报案处理。代购的违法行为严重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海关法等有关法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代购不退钱,如果代购者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可以报警。如果是真实的代购可以不提供无理由退货服务,你不满意属于无理由退货服务,卖家可以拒绝退款退货。如果卖家并非真实代购,或有无理由退货服务,或承诺过退货,或已经签收退回货物,你可以通过发起退款维权进行处理。
    投诉代购不退钱等诈骗行为是通过微信客服进行投诉,将聊天截图、交易记录截图等能证实自己被骗的证据向微信客服反映,对于举报较多或者销售假货的微信号会实施永久冻结,并返还被骗的金额。
    但微信并没有进行实名认证,无法对使用者信息进行严格把控,交易产生的风险由个人承担。代购金额2000元以上可以以诈骗罪立案。因此建议在实体店购物或者正规的网购平台。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益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