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当时借了3500给朋友 还了2000了 然后现在不回信息

债务追讨 2024-01-15 11:54 人浏览
共11位律师解答
  • 你好,可以起诉解决借款纠纷的,借了多少呢
  • 你好,还有哪些信息呢?证据
  • 您好,可以解决,可以解决
  • 您好,现在问题解决了吗?
  • 借贷纠纷可以起诉解决
  • 向朋友要回借的钱方法如下:
    1、债权人与债务人通过协商方式解决,提醒对方尽快清偿债务;
    2、方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进行调解,需要双方当事人订立仲裁协议;
    3、债务人拒不还款,双方协商无效的情形,债权人需要事先准备借条。
    朋友不还钱怎么办
    朋友不还钱解决方式如下:
    1、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对方的身份证复印件或身份证号、合同、邮件、手机短信、录音、汇款纪录等,及时起诉要他还钱;
    2、可以及时与律师联系,指导如何进一步获得证据,不要误了诉讼时效,不然就无法胜诉了。
    维护合法权益;
    3、若起诉前发现对方有财产,可以申请保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 一、朋友借钱不还只有转账记录怎么办
    1、朋友借钱不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1)如果朋友借钱不还的,可以先与对方进行协商;
    (2)如果双方当事人协商不成的,那么债权人可以在三年内拿着转账记录向法院起诉或按约定申请仲裁追回债务;
    (3)如果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生效后,对方仍然不执行的,那么可以向法院申请对借款人进行强制执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借钱不还的起诉流程是什么
    借钱不还的起诉流程如下: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并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
  • 朋友借钱,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要回:
    1、债权人与债务人通过协商方式解决,提醒对方尽快清偿债务;
    2、双方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进行调解,需要双方当事人订立仲裁协议;
    3、债务人拒不还款,双方协商无效的情形,债权人需要事先准备借条等相关证据,然后可以向法院递交起诉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依法受理。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三条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_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_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
  • 如果你已经借给朋友3500元,并且朋友已经还了2000元,但现在不回你的信息,你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给朋友一些时间:可能有一些原因导致朋友暂时无法回复你的信息,例如忙碌、忘记等。可以给朋友一些时间来处理事情并回复你的信息。 尝试通过其他方式联系朋友:如果朋友不回你的信息,你可以尝试通过其他方式联系他,例如电话、短信等。如果其他方式也无法联系到朋友,可以考虑寻求其他人的帮助。 考虑借款金额:如果你认为朋友可能无法偿还剩余的借款金额,可以考虑与朋友协商解决此事。可以要求朋友制定还款计划,或者考虑是否需要接受部分赔偿。 寻求法律帮助:如果朋友拒绝偿还借款,你可以考虑寻求法律帮助。可以咨询律师或者起诉朋友。
  • 你好 你这边有什么材料证明
  • 您好,煜双律师团孙先格律师为您提供法律服务。你这种情况可以起诉了。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深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11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