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销售假药主观故意表现方面

综合法律 2021-06-17 07:2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销售假药罪主观方面的认定标准是当事人是故意的,并且一般是出于营利的目的,同时,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就算是没有盈利的这种目的,也并不影响销售生产假药罪的成立。主要还是在于行为人主观故意,主要表现为有意制造假药,明知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仍然进行销售
  • 行为人主观上有无生产、销售假药的故意,是认定生产、销售假药罪成立与否的主观要件,司法实践中,审理时被告人供述是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依据。对于行为人主观故意的判断,可以根据涉案药品交易的销售渠道是否正规、销售价格是否合理、药品包装是否完整
  • 法律上并没有运输假药罪的规定,起诉书认定是从犯,则认定为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共同犯罪,首先需要认定是否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如果认定有共同犯罪的故意,那么判多少久的刑期,是否符合判处缓刑的条件,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做具体的分析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渭南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