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

撤诉的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1-04诉讼管辖

导读:其一,无论是原告申请撤诉得到法院裁定准予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其直接的法律后果都是导致诉讼程序的终结。其二,人民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撤诉后,原告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撤诉的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随着我国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增强,民众不再畏惧接触国家的行政机关,当受到侵害时知道了要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向法院提请诉讼。可以向法院提请诉讼就也可以撤回诉讼申请,那么,撤诉的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呢?法律快车为您解答。

撤诉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后果,一般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撤诉申请被法庭裁定准许后,诉讼即告终结,亦即终结审判程序。撤诉本身也是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中的一种重要的结案方式。而且从服判息讼,构建社会和谐的视角来看,撤诉的社会效果似乎仅次于调解。

二、在诉讼程序上视为从未起诉,只要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则原告仍有权再次起诉或者上诉。因为撤诉仅仅是在程序上予以终结,对原、被告、第三人,或者上诉人、被上诉人之间所诉争事实的实体上的权利义务并未作实质性处理,故原告或上诉人所撤回的也只是起诉或上诉的的诉讼权利而已,并不是放弃其实体权利,原告在撤诉后一定期间内可以随时起诉(婚姻案件法律规定如无特别情况,原告撤诉后在六个月内不得重新起诉,属于例外),亦不违反民事诉讼中的“一事不再理”原则。

三、诉讼时效期间中断。撤诉能否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在司法实践乃至于法律学界仍有不少争议。通说认为,撤诉也是起诉的一种,是当事人行使诉权,主张民事实体权利的一种方式,既然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原因中有起诉,那么撤诉亦不能例外,不能仅仅将撤诉理解为“视为从未起诉”,从而造成本来时效中断而可以支持的案件而驳回了当事人的起诉或者诉讼请求,造成错误的裁判。《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民法通则》对当事人撤诉后诉讼时效是否中断没有明文规定,其他法律、司法解释也未予以明确。但是,在某些基层法院的司法实践中,有这样的情况:案件受理后,经过法官的庭前工作或者当事人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在开庭宣判之前原、被告双方经人民法院调解已经达成协议,或者已经按照该协议履行了义务,但法院却按撤诉来终结案件。这种做法不仅混淆了撤诉与调解结案的界限,而且使原告客观上否定了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同时也把已经达成的协议或者已经实现了的诉讼请求给否定了。这是自互矛盾的结案形式,在实践中应给予坚决杜绝。

上面向大家阐述了撤诉的的法律后果,相关的后果由撤诉方自行承担。当然并不是说当事人撤诉了以后就不能再对这个事项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了,还是可以的。但是诉讼有相关的期限,若是超过规定的诉讼期限了法院不会受理案件的。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法律快车葫芦岛律师!

阅读200
点赞300
查看全文

1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在线问律师

当前7,966位律师在线 , 99%用户的选择

相关百科文章阅读
《民事诉讼法》关于管辖权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关于管辖权的法律规定

诉讼管辖2020-11-04

管辖权的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管辖权的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诉讼管辖2020-11-04

什么是管辖权转移?

什么是管辖权转移?

诉讼管辖2020-11-04

北京律师推荐更多
已经到底了

没找到满意法律百科知识,您可以在线咨询

法律快车 > 法律百科 > 诉讼仲裁文章 >诉讼管辖文章 >撤诉的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首页 立即咨询 (99.9%用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