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

环境公益诉讼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11-04环境污染

导读:1、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具有特殊性。2、环境公益诉讼目的具有特殊性。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是维护环境公共利益。3、环境公益诉讼具有显著的预防性,同时兼具补救功能。4、环境公益诉讼诉讼对象特殊。环境公益诉讼可以是针对民事主体,也可以是针对行政主体。

环境公益诉讼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随着经济的告诉发展,难免会和生态环境发生冲突。为了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我国的法律也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条例,近几年环境公益诉讼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那么环境公益诉讼的主要特征是怎么样的呢?

一、环境公益诉讼的主要特征

1、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具有特殊性。环境公益诉讼的发起者不一定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环境公益诉讼的提起者包括社会成员,如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成员,既可以是直接的受害人,也可以是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人。任何组织或个人为了维护国家、社会利益都可把侵害公共环境利益之人推上被告席。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既包括一般的民事主体,也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一般的民事主体,如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当其行为对环境公共利益构成损害,而环境行政控制无力或不能干预时,即可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国家行政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构成了对环境公共利益损害的不当行政行为,也是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

2、环境公益诉讼目的具有特殊性。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是维护环境公共利益。具体来说,是为了保护国家环境利益、社会环境利益、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环境利益,追求社会公正、公平,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

3、环境公益诉讼具有显著的预防性,同时兼具补救功能。环境公益诉讼的提起及最终裁决并不要求一定有损害事实发生,只要能根据有关情况合理判断出可能使社会公益受到侵害,即可提起诉讼,由违法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不受违法侵害行为的侵害,把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在环境公益诉讼中,这种预防功能尤为明显且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环境一旦遭受破坏就难以恢复原状,所以法律有必要在环境侵害尚未发生或尚未完全发生时就容许公民适用司法手段加以排除,从而阻止环境公益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失或危害。

环境公益诉讼可以是针对民事主体,也可以是针对行政主体。一般民事主体是指由于在社会生活经济活动中对环境造成破坏或损害即可以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而在行政主体而言,行政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在个体利益的驱动下也往往未履行其法定职责,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国家推行的一些规划计划政策也只注重了经济利益忽略了环境价值,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环境公益诉讼与其他诉讼形式不同,它具有特殊性,并且我国法律规定任何民事主体,即便是政府对环境造成损害,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也就更体现了环境公益诉讼的特殊性,更多相关问题您可以咨询法律快车漯河律师。

阅读200
点赞300
查看全文

1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在线问律师

当前8,460位律师在线 , 99%用户的选择

相关百科文章阅读
噪音标准是多少分贝

噪音标准是多少分贝

环境污染2022-12-01

新大气污染防治法会影响哪些行业的发展?

新大气污染防治法会影响哪些行业的发展?

环境污染2020-11-04

《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具体内容是什么?

《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具体内容是什么?

环境污染2020-11-04

北京律师推荐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01:53

检察院公益诉讼的范围

视频13878次观看

01:04

检察公益诉讼怎么规定

语音8327次收听

公益诉讼的范围五大类

图文12698次阅读

行政不许可导致的行政诉讼

案例

财产保险的种类主要包括哪些

文集

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问答
刑事案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关于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有哪些
公益行政诉讼的范围有哪些
行政诉讼法修改 公益诉讼
已经到底了

没找到满意法律百科知识,您可以在线咨询

法律快车 > 法律百科 > 损害赔偿文章 >环境污染文章 >环境公益诉讼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首页 立即咨询 (99.9%用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