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文书详情

王**犯敲诈勒索罪(未遂)、寻衅滋事罪、抢劫罪,王**犯敲诈勒索罪(未遂)、抢劫罪,张**、石**犯敲诈勒索罪(未遂)一案

法院: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理经过

大同区人民检察院以同检刑诉(2002)101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王*犯敲诈勒索罪(未遂)、寻衅滋事罪、抢劫罪,被告人王*犯敲诈勒索罪(未遂)、抢劫罪,被告人张*、石*犯敲诈勒索罪(未遂)向大*民法院提起公诉。大*民法院于2002年10月23日作出(2002)同刑初字第120号刑事判决。宣判后,大同区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大庆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曹*出庭履行职务,原审被告人王*、王*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一审法院查明

原审判决认定:

(一)敲诈勒索犯罪(未遂)

2002年3月21日、23日被告人张*、王*、王*、石*、万*(在逃)先后两次在林源镇长胜村找到盛国启、郑*二人,以二人偷拉张*的土炼油罐并将其损坏为由,用暴力相威胁向盛国启、郑*索要10000元人民币。后经他人协调,达成将油罐焊好返回并赔偿5000元人民币的协议。同年3月27日张*、王*、王*三人在郑*家正要取5000元人民币时被大*分局工作人员抓获。石*于2002年4月9日被抓获。

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是被告人王*、王*、张*、石建民均供认,有证人盛国启、郑*、倪*、庄*、许*的证言,有公安机关关于土炼油罐说明和土炼油罐照片,还有证人郑*、倪*当庭证词。

(二)寻衅滋事犯罪

1999年4月16日23时许,被告人王*伙同王*(已因此犯罪事实被判过刑)、范*(在逃)、老*(在逃)、王*(在逃)等人乘121吉普车在去往林源八村铁道口时,碰到周*、魏*等人乘坐着2020S车。为报复以前相互之间的仇怨,王*等人乘车追赶周*,在八村老加油站旁,两车人员下车用砖头撇打,后周*等人逃跑。王*等人乘车来到王*家找到王*(现在大*狱服刑)、张*(现在讷*监狱服刑)、张*(在逃)之后,王*、王*等八人乘121吉普车携带木棒、砖头在林源一带继续寻找周*等人,当车行至林源*公司铁路口时又遇见周*、魏*等人乘坐的2020S车,王*、王*等人手持木棒上前将周*乘坐的2020S车砸坏,并追打周*、魏*等人,致使周*左手拇指骨折,魏*头部撕裂伤,左尺骨骨折,经法医鉴定,周*、魏*所受损伤属轻伤。

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是同案王*、王*的供述,证人魏*、周*的证言,以及法医鉴定书等。

(三)关于起诉书指控的抢劫犯罪

一审法院认为

原审判决在列举了公诉机关出示的有关证据后认为,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王*、王*的抢劫犯罪事实,因二被告人不供认,被害人丛加友不能准确证实系王*、王*所为,只有王*一人的供述,且无其它证据予以证实,故公诉机关指控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王*、王*犯有抢劫罪。

原审法院认为,被告人王*、王*、张*、石*伙同他人勒索公民财物,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其行为均已构成敲诈勒索罪(未遂);被告人王*伙同他人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其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罪;均应惩处。被告人王*、王*、张*、石*在实施敲勒索犯罪时系犯罪未遂,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王*在实施敲诈勒索犯罪时,系刑满释放后五年以内重新犯罪,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被告人石*因公诉机关不能提交其释放证明,故其释放时间无法确定,因而不能认定其系累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第二十三条、第六十五条第一款、第二百九十三条、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被告人王*犯敲诈勒索罪(未遂),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王*犯敲诈勒索罪(未遂),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被告人张*犯敲诈勒索罪(未遂),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被告人石*犯敲诈勒索罪(未遂),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

大同区人民检察院以本院指控被告人王*、王*犯有抢劫罪事实是清楚的,证据是确实充分的,对二被告人判决无罪,属应用法律明显错误,应作出有罪判决为理由,提出抗诉。抗诉书具体论证了被告人王*、王*犯有抢劫罪的事实、证据及抗诉理由。

为查明原审被告人王*、王*是否犯有抢劫罪,二审庭审中抗诉机关针对其抗诉意见、一审判决结果以及被告人的不予供认,出示了下列证据,抗辩双方进行质证:

(一)能证实王*、王*犯有抢劫罪的证据

1、证人张*证言:王*与我在一个监号,他把王*、王*、王*抢劫的时间、地点告诉了我,其他那两个人的名字记不清了。

2、证人王才证言:直接证实王*、王*参与了抢劫犯罪。

3、被害人丛加友向公安机关的陈述:证明其被抢劫事实确实发生过,并且从案发时间、地点、参与作案人数、现场被抢对象、车辆、被抢物品及其当时携带的物品等方面的证实均与王*所证实相吻合。

4、被害人丛加友两次辨认笔录、一次询问笔录均证实:被辨认人王*、王*是对其实施抢劫的犯罪嫌疑人。

(二)证实不了王*、王*犯有抢劫罪的证据

1、被害人丛加友向检察机关的陈述:

?那几个的名你能知道吗

:不知道

?现在让你辨认你能辨认出来吗

:把握不大都是有点印象,当时进行两次辨认,都多认了,第一次我多认了一个人,还有两个人也挺象,第二次我多认两个人

?那么现在让你辨认,你能辨认准吗

:不能,我不能确认就是谁,不能说绝对准,有误差

2、一审王*的辩护人对丛加友的调查笔录:

?对辨认王*、王*等人,你能肯定他俩是当时抢劫你的人吗

:肯定不行,因为当时在现场只有3分钟左右时间,记不清是谁抢的,对谁是抢我的传呼机的人辨认不清,不能肯定是被辨认的人王*、王*等人。

3、公安机关两份说明证实:

(1)另一被害人无法找到,被抢物品也无法进一步核实、作价。

(2)因嫌疑人王*、王*对涉枪拒不供认,枪的下落无法找到,无法进一步核实认定。

4、王*、王*不予供认。

本院认为

本院认为,抗诉机关指控原审被告人王*、王*犯有抢劫罪,因被害人丛加友对其辨认笔录持有异议,陈述称不能确认王*、王*系犯罪嫌疑人,除证人王才证言证实外,没有直接证据予以证实,抗诉机关当庭出示的证据,不能形成证明原审被告人王*、王*犯有抢劫罪的完整体系,故其指控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原审判决依法不予认定正确。原审被告人王*、王*、张*、石建民伙同他人勒索公民财物,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其行为均已构成敲诈勒索罪(未遂);原审被告人王*伙同他人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其行为已构成寻衅事滋事罪,应依法惩处。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

二审裁判结果

驳回抗诉,维持原判;

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裁判日期

二○○二年十二月五日

公告

以上信息是依据《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公开的信息。符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文件精神和要求,建立健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若案例中涉及到您的相关个人信息,需要加以隐藏,请点击此处,我们免费为您处理。 免责声明:
1、本网信息系转载信息,信息仅代表收录到本网时的状态、并不代表该案件的当前的效力状态或真实有效、 用户须自行核实其真实可靠性;本网信息仅供阅读参考,任何情况下不得作为决策依据;本网站为原文转载方,不对文书的真实性负责,亦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您有证据证明该案件的状态或效力已发生了改变或与实际情况不符等情形, 请点此 投诉建议。客服会在两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
2、案件的状态如显示为“已结案”的, 有可能只是法院所做的程序性结案,不代表被执行人已完全履行,尚存在法院再次恢复的可能。案件状态如显示为“执行中”仅代表收录到本站时的状态,不代表当前状态,有可能当前案件业已结案,请您自行核实。
相关文书推荐
法律快车 > 裁判文书 > 刑事裁判文书 >正文
首页 立即咨询 (99.9%用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