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文书详情

李**与陈**一案一审民事裁定书

法院:景德镇市珠山区人民法院

审理经过

原告陈*菊诉被告李**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被告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

原告诉称,原、被告是多年同事关系,被告于2009年4月6日向原告一次性借款2000元,并写有借条一份,双方口头承诺2个月归还。然时至今日,被告以种种借口和“理由”拒绝归还借款,故原告现将被告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决被告向原告归还借款2000元及支付逾期付款利息;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原告在举证期限内提交借条一份。

被告辩称

被告辩称,本人在2009年4月6日向原告借款2000元,但原告的女儿于1993年曾向本人借了2000元,一直未还。后原告提出两笔借款相互抵销,本人同意了。但没过几天,原告又反悔,不同意抵销,到本人家来要钱,并把我的门打坏了。*本人请求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被告在举证期限内未提交证据。

本院查明

经审理查明,被告于2009年4月6日向原告借款2000元,并出具借条一份。双方在借条上未约定还款日期。后原告向被告催讨借款,但被告未予支付。故原告将被告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如所请,庭审中,因被告认为其无需向原告归还借款,故本案调解无效。

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一、借条一份;二、庭审笔录一份。

本院认为

本院认为,原、被告之间的借条是双方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达成的,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书面形式,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原告作为出借方,其已经向被告作出了自身的借款行为,而被告作为借款方,其应在原告要求其还款时,及时履行自身的还款义务,现被告拒不向原告归还借款,致使原告的合法权益受损,故本院对原告要求被告返还借款2000元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被告的辩称理由因缺乏证据予以证实,故本庭不予采信,原告诉请中的利息计算,本院从原告起诉之日(即2010年3月8日)起算,计至被告实际还款日止,按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据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第九十条、最**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二十一条、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百二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裁判结果

被告李**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日内向原告陈**归还借款2000元及利息(从2010年3月8日起,算至被告李**实际还款日止,按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算)。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偿付金钱的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案诉讼费50元,由被告李**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至江西省**人民法院。

裁判日期

二0一0年五月二十五日

公告

以上信息是依据《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公开的信息。符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文件精神和要求,建立健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若案例中涉及到您的相关个人信息,需要加以隐藏,请点击此处,我们免费为您处理。 免责声明:
1、本网信息系转载信息,信息仅代表收录到本网时的状态、并不代表该案件的当前的效力状态或真实有效、 用户须自行核实其真实可靠性;本网信息仅供阅读参考,任何情况下不得作为决策依据;本网站为原文转载方,不对文书的真实性负责,亦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您有证据证明该案件的状态或效力已发生了改变或与实际情况不符等情形, 请点此 投诉建议。客服会在两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
2、案件的状态如显示为“已结案”的, 有可能只是法院所做的程序性结案,不代表被执行人已完全履行,尚存在法院再次恢复的可能。案件状态如显示为“执行中”仅代表收录到本站时的状态,不代表当前状态,有可能当前案件业已结案,请您自行核实。
相关文书推荐
法律快车 > 裁判文书 > 民事裁判文书 >正文
首页 立即咨询 (99.9%用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