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当事人父母达成离婚退礼协议是否有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30 21:00
人浏览
案情
某男与某女于2008年8月8日登记结婚,共同生活一个月后,女方外出打工。同年9月22日男方父亲便上女方娘家吵闹要求女方父母退回礼金10000元和因婚姻造成的损失费10300元。女方父母无奈与男方父亲签订了离婚协议书一份,约定于2008年9月23日女方父母给付上述款项20300元。女方父母按约履行了上述协议。2009年3月法院立案受理了某男诉某女离婚纠纷一案,某女认为,礼金款是由其收取的,其父母无权对此款处分,要求撤销离婚协议书,由男方父亲退回其拿回的礼金款20300元。

分歧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当事人父母达成离婚退礼协议是否有效存在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此协议为有效协议。

第二种意见认为,此协议为无效协议。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首先,结婚前给付彩礼的,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才能考虑支持给付人的返还请求。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给付彩礼之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付人反悔,提出要求返还给付的,法院将不予支持。因为此时双方是夫妻关系,其收受的礼金为家庭共有,作为一个共同体,没有特殊约定,法律规定应遵循夫妻法定财产共有制。任何一方的父母均无权对其子女的共有财产予以处分。对于彩礼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如果给付彩彩礼之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付人反悔,提出要求返还给付的,人民法院将不予以支持。本案中,男女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又在一起共同生活了,对于礼金款不存在返还的情形。男方父亲采取强迫手段签订的取回彩礼协议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故为无效协议。

其次,现实生活中,收受彩礼的情形很多,有些彩礼的确是给付给女方娘家的,但是彩礼往往用于为女儿置办各种结婚物品。有时为了顾及面子,倒贴的现象也有许多。既然,女方娘家没有得到此彩礼,也就没有退回的义务。

综上所述,此案当事人父母达成离婚退礼协议为无效协议。

源汇区人民法院 郭瑜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