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夫妻离婚后一方擅自更改孩子姓氏欠妥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4-01 08:42
人浏览
案情:谭某与舒某(女)因夫妻感情不和而协议离婚,婚生女谭丹(化名)随舒某生活。后舒某经人介绍与侯某结婚。舒某便单方面擅自将孩子的姓氏更改为其再婚丈夫侯某的姓氏,即将“谭丹”变更为“侯丹”。2009年7月,谭某获悉这一情况后,认为舒某未经自己同意,擅自更改女儿的姓氏,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舒某将孩子的姓氏恢复为原姓氏,但遭到舒某的拒绝。谭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孩子的姓氏。法院审理该案后,一审依法支持了谭某的诉讼请求,判决舒某将侯丹的称谓恢复为谭丹。

评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充分体现了我国婚姻法男女平等、夫妻平等的原则。那种认为子女只能随父姓,不能随母姓的传统的封建思想观念是错误的。但是,婚姻法并未规定父母一方可以将子女的姓氏随意更改,既然谭丹已随了其父姓,其姓氏就不得随意更改。当然,只要双方协商一致,不违背社会的公共道德,也可决定其子女采用其他姓氏,法律并不禁止。但从上规定可以看出,任何一方变更子女姓名时,都要征得对方的同意。也就是说,只有孩子的亲生父母均同意,方可变更其姓氏。舒某未经谭某的同意,擅自将女儿更名的行为是欠缺法律依据的。

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3日《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九条规定:“父或母一方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责令恢复原姓氏。”从以上司法解释可以看出,除非双方协商一致或子女成年后自己决定姓氏,否则任何一方擅自变更子女姓名的做法是不当的,如果引起纠纷,人民法院将责令恢复原来的姓名。 综上所述,舒某再婚后单方面将孩子姓氏改为继父姓氏的做法无法律依据,是不恰当的,应当予以纠正。谭某诉至法院要求恢复孩子的姓氏,是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