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天津尝试恢复性司法模式判案 一高中生故意伤害被免予刑事处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5-29 03:04
人浏览
因为体育课上发生纠纷,一名高中生冲动出手致同学耳膜穿孔,由此面临故意伤害罪的指控。在取保候审期间,这名学生考入大学。一边是受害人的物质损失和精神痛苦,一边是一名大学生的前途命运。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在审理此案时,首次引入了“恢复性司法”模式,法官没有简单地依法判刑,而是重点致力于修复被犯罪行为破坏了的社会关系。最后,被告人赔礼道歉并积极赔偿损失,请求被害人谅解;而被害人撤销了民事诉讼,并建议法庭对被告人从轻处罚。法院最终对被告人免予刑事处罚。今天是判决生效之日,和平法院在法庭进行了一次庭后延伸教育。

 2006年6月8日下午两点左右,17岁的江辉在体育课上与同学一起打篮球。其间,同班同学杜风投掷的篮球不小心砸到了江辉的脸上。江辉非常生气,当杜风上前询问情况时,江辉用手掌打到了杜风的左脸部,造成杜风左耳部耳膜穿孔。后经鉴定,杜风的左耳损伤为轻伤。7月8日,江辉在父亲的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后江辉被取保候审。

 案件审理过程中,和平法院尝试引入“恢复性司法”模式,审理重点由量刑判案转向修复被告人和被害人之间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不仅要使被害人得到物质的补偿、精神的安慰,更要使同窗间的和谐关系得以修复,减少危害性。经过法官的多方努力,被告人江辉和被害人杜风终于达成调解协议。江辉赔礼道歉、认罪悔罪,请求谅解,并一次性赔偿经济损失4.5万元。杜风随后撤销了附带民事诉讼,并建议法院对江辉从轻处罚。法院最终对江辉作出了免予刑事处罚的一审判决。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