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李细牛、文善启、依光走私珍贵动物制品,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6-16 05:52
人浏览

【本案提示】

本案属昆明中院审理的首例适用新刑法规定的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处理的新类型案件。本案审理的亮点在于:针对案件具有作案时间长、跨地区、跨国家犯罪等特点,一审法院通过对间接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对证据取证程序及效力的认定,依法确认了本案的犯罪事实及被告人作案时的主观心态,正确定罪量刑。该案的成功审结也表明我国司法机关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打击力度。

【案情】

公诉机关:云南省昆明市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李细牛、文善启、依光。

一、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部分

2001年被告人李细牛经与日措、向运军(均另处)联系,决定从西藏日措处收购虎骨然后出售给向运军。2001年9月13日日措将5件重62?397公斤内装4架虎骨(价值152万元人民币)的包裹从拉萨市邮政局寄往云南省勐腊县尚勇乡邮电所给李细牛,由李细牛从邮电所取出后运至勐腊县尚勇村向运军家交给依光收藏,该批虎骨后由向运军带到老挝出售,李细牛从依光手中得货款20000元,后向运军用21张水獭皮冲抵剩余的货款。

二、走私珍贵动物制品部分

(一)2002年2月至2002年6月间,被告人李细牛先后两次将14万人民币从瑞丽和勐腊汇款给西藏的日措购买虎骨,日措也先后将装有虎骨的14件重221?235公斤包裹内装14架虎骨(价值632万元人民币)寄到云南省磨憨镇给李细牛,李细牛伙同文善启取出虎骨后从中国磨憨口岸出境销售给向运军和越南人。?

(二)2002年6月25日,被告人李细牛从勐腊县农行给在拉萨的日措汇款5万元人民币作为收购虎骨的货款,后日措从西藏将4架(价值152万元人民币)虎骨寄往云南省勐腊县磨憨邮电所给李细牛。2002年7月8日文善启到邮电所领取虎骨时被当场抓获。7月9日李细牛在磨憨口岸被抓获。经鉴定,该批虎骨为4架(不完整)孟加拉虎的骨骼。

案发后,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李细牛、文善启、依光非法收购、运输、出售虎骨;被告人李细牛、文善启走私虎骨出境牟利的事实清楚,且情节特别严重。以被告人李细牛、文善启的行为构成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和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被告人依光的行为构成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起诉至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被告人李细牛及其辩护人对指控事实及证据不持异议。被告人李细牛的辩护人提出,被告人李细牛归案后认罪、悔罪态度好,检举其他人的犯罪事实,有重大立功表现,建议法庭从轻处罚的辩护意见;被告人文善启及其辩护人认为指控不是事实,被告人文善启辩称:不知道是虎骨。其辩护人提出,被告人文善启主观上不明知是虎骨,不具有主观故意,指控罪名不能成立的辩护意见;被告人依光及其辩护人认为指控不是事实,被告人依光辩称:不知李细牛拿来的是虎骨。其辩护人提出:1.本案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涉案动物骨骼为虎骨;2.指控证据不能证明被告人依光具有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的主观故意;3.本案指控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请求法庭宣告被告人依光无罪的辩护意见。

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认为:1.被告人李细牛、文善启的行为构成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和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被告人依光的行为构成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2.本案涉案虎骨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价值1000余万,三被告人犯罪情节属于情节特别严重;3.本案社会危害极大,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也刺激不法分子对野生动物的猎杀,破坏了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后果严重;4.被告人李细牛归案后有立功表现,请法庭根据各被告人在犯罪中的作用、地位及情节依法判处。

【审判】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理后认为:

虎为世界高度濒危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虎骨属于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走私1架虎骨或收购、运输、出售1架虎骨的行为便属于情节特别严重,而被告人李细牛、文善启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国家禁止出口的虎骨出境销售,走私虎骨数量达18架(其中4架虎骨属于走私未遂),均构成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属于情节特别严重。被告人李细牛为谋取非法利益,从西藏收购虎骨,采用邮寄的方式运输虎骨至云南勐腊出售给依光等人,被告人李细牛和依光的行为还构成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被告人李细牛依法应数罪并罚。对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文善启犯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的定性,昆明市中级法院认为不妥,被告人李细牛经第一次虎骨交易后发现虎骨运输到老挝出售利润更大,以后便伙同被告人文善启采取走私的方法到境外出售牟利,因此,从犯罪轨迹上看后面的犯罪行为二被告人在主观上均具有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的故意,均应认定为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被告人李细牛在共同犯罪中起组织、指挥的主要作用,系主犯,但归案后能够积极主动检举他人的犯罪行为,有立功表现,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文善启、依光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辅助作用,系从犯,依法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第四款、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三条、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九条、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一、被告人李细牛犯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二、被告人文善启犯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三、被告人依光犯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四、查获的赃物虎骨予以没收。

宣判后,被告人李细牛、文善启以一审量刑过重为由,被告人依光以一审认定事实不清为由,向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二审审理认为:被告人李细牛、文善启、依光的上诉理由均与查明的事实不符,不能成立。原审判决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据此,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之规定,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裁定。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