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转载作品涉嫌侵犯名誉权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5 09:20
人浏览
导读:转载作品涉嫌侵犯名誉权的情形是,转出的文章中有明显的侮辱性内容,或是存在其他虚假内容;对已发表的侵权报道进行恶意转载的;其他。侵犯名誉权的赔偿有,精神损害赔偿以及财产损害赔偿。

  一、转载作品涉嫌侵犯名誉权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转载的作品侵犯名誉权的情形为:

  1.恶意对已发表的侵权报道加以转载传播的;

  2.被转载的文章中有明显的侮辱性语言或者其他虚假内容,但转载者为了迎合某些读者不正常的心理或者为了取得其他方面的效应,予以转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名誉权的限制】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二、名誉权侵权损害赔偿是什么

  1.精神损害赔偿:

  (1)名誉侵权通常很难直接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但会对受害人的精神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人云亦云,网络传播速度极快的年代,诽谤造成的影响无法预计。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只有当侵害名誉权行为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才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对于赔偿数额,应综合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获利的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确定。

  (2)根据我国现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法人名誉权受到侵害,不能要求精神抚慰金赔偿。

  2.财产损害赔偿:

  (1)名誉权是人身权利,一般不会有财产利益,但名誉权会直接影响权利人的财产获得,因此名誉受损也会造成财产损失。如公民因遭受名誉的毁损而丧失一些工作的机会,法人因名誉毁损而遭受财产的重大损失。

  (2)财产损害既包括现有财产的损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丧失,只要是侵害名誉权所引起的后果,侵权人就应当全部赔偿。并且受害人的恢复名誉而产生的费和支出,也属于财产损害的范围。

  三、侵犯他人的名誉权该怎么处理

  法律快车提醒您,侵犯名誉权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处理:

  1.侵害名誉权的,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的行为,并赔礼道歉,在侵害名誉的范围内消除影响;

  2.如果造成精神伤害的,还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精神损失;

  3.如侵权人拒不承担责任,受害人可以到法院起诉处理。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