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不履行支付赡养费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01 11:30
人浏览
导读:不履行支付赡养费的法律后果是:人民法院将依法作出要求行为人支付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等。我国赡养费标准为:赡养费的给付标准应当按照当地的当地的经济水平等综合评估确认。

  一、不履行支付赡养费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不付赡养费会有以下法律后果:

  1.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

  2.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

  3.对负有赡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情节恶劣构成遗弃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二、我国赡养费标准的制定依据是什么

  赡养费的给付标准应当按照当地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赡养人的经济能力予以确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的义务,应当履行对父母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父母的特殊需要。

  1.老年人基本赡养费可以以各地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低收入补贴为上下限,结合赡养人收入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比例计算。如果金额高于或低于上限,则上限或下限确定为赡养费标准;

  2.老年人生病发生的医疗费用,除保险理赔外,其余费用按医疗部门票据金额计入赡养费;

  3.因生病或年老体弱不能自理而无法照顾子女的,应当在赡养费中计算护理费,并按照有关养老机构证明或者当地雇员标准计算。

  赡养费的支付内容和计算标准都是比较的,不是绝对的。在确定赡养费支付内容和计算标准时,既要考虑权利人需求的必要性,又要考虑义务人承受能力的可能性,在充分保护老年人合法性的前提下,全面平衡各方利益。

  三、赡养费纠纷的审理期限是多长时间

  1.简易程序审理的3个月内结案。

  2.普通程序审理的6个月内结案。

  法律快车提醒您,案情特别复杂的,可向本院院长申请延长6个月,再不能审结的,再向上级法院申请延长6个月,期内必须审结。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