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宅基地使用权纠纷有哪些争议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5 20:29
人浏览
导读:宅基地使用权纠纷的争议主要是包括有转让纠纷、抵押纠纷、房屋买卖上存在的纠纷和相应的农村合建房屋纠纷,根据法律规定,一般是农村宅基地是一户一宅。

  一、宅基地使用权纠纷有哪些争议

  宅基地使用权存在的争议可划分为四种纠纷,分别为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纠纷、宅基地抵押中存在的纠纷、宅基地房屋买卖上存在的纠纷、农村合建房屋纠纷。

  上述纠纷中,不被法律认同的有宅基地及其使用权的质押、向城市居民或外村居民交易买卖宅基地。同时经济机体内部成员的宅基地转让具有法律效力。应对争议,首先应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由政府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国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

  二、宅基地使用权需要登记生效吗

  1.无论是登记对抗还是登记设立都是基于法律行为引起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宅基地使用权的设立,如果是原始取得的话根本就不是基于法律行为而取得宅基地使用权,探讨登记对抗和登记设立根本没有意义。

  2.至于宅基地使用权的继受取得,那是因为买卖、继承、赠与宅基地上面的住宅而获得宅基地使用权,如果是因为继承住宅而取得宅基地使用权,那么这个也不是基于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讨论登记生效和登记对抗也同样没有意义。

  3.如果是因为买卖、赠与住宅而一同获得宅基地使用权的话,那一定是登记生效,因为作为不动产的住宅以登记作为物权变更的公示方式。

  三、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方式

  1.通过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协议流转

  法律快车提醒您,为鼓励农民盘活闲置的宅基地及宅基地住宅,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实现宅基地有效合理的利用,目前的政策允许宅基地可以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转让。转让方与受让方可以订立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协议,一次可以实现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

  2.通过转让宅基地上的房屋流转

  根据“房地一体”的规则,宅基地使用权可以随着房屋一同转让。住房转让的同时,宅基地使用权便随之转让。

  3.通过继承的方式流转

  由于宅基地上的房屋是可以继承的,根据我国“房地一体”的规则,宅基地使用权实际上也是可以被继承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