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具体的法律风险在民间借贷中有何种可能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5 20:56
人浏览
导读:在民间借贷中具体的法律风险是:借款用途的风险;债务人的身份风险;借款履行的风险等。民间借贷纠纷立案后,当事人可以按照法院的通知参加庭审活动,法院调解之后就会作出判决。

  一、具体的法律风险在民间借贷中有何种可能

  民间借贷中存在以下法律风险:

  1.借款用途的风险。

  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从事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情节严重的还将构成犯罪。如发现借款人筹集资金是为了贩毒,赌博,等非法活动的,应当予以拒绝。

  2.债务人的身份风险。

  出借人要注意借款人的身份,并要求借款人出具借条,以免受骗上当。

  3.借款利息的风险。

  利息风险包括没有约定利息、约定的利息超过有关规定、约定的利息不符合法律规定等、约定利息要合法。借贷关系的成立,出借人的初衷是为了赚取一定的利息收入,但是利率的约定也是受到国家相关法律的调整。

  4.借款履行的风险。借款是否履行,不仅要看借据,更要看付款凭证,因此,在发生借贷关系的过程中,最好通过银行交付,不要用现金进行交付。

  5.诉讼时效的风险。

  在借贷案件中广泛适用一般诉讼时效制度。所谓一般诉讼时效,指法律规定的公民向人民法院请求司法保护的期限,自公民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两年内。对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不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情形的,就会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这样,债权人就丧失了实体胜诉的权利。

  二、民间借贷纠纷诉讼需要哪些证据

  1.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其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当事人名称在诉争的法律关系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2.证明借款关系存在的证据

  借款合同、借款协议、借条、欠条、还款承诺书等。

  3.证明已偿还借款的证据

  收条或各次还本付息的付款凭证。

  4.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依据

  提供诉讼请求中关于要求计付本金及利息数额的计算清单,包括本金余额的计算清单、利息金额的计算清单等。

的风险民间借贷

  三、民间借贷纠纷立案后如何处理

  法律快车提醒您,民间借贷纠纷立案后,一般是由法院进行开庭通知和公告。先进行自行调解,自行调解不成将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人民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做出裁决。民间借贷纠纷起诉流程如下: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