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退休后发生劳动纠纷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5 18:05
人浏览
导读:退休后发生劳动纠纷的解决方法包括当事人之间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纠纷是有援助律师的。

  一、退休后发生劳动纠纷怎么办

  退休人员发生劳动纠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1.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进行调解;

  3.不愿调解、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或者一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纠纷是否有援助律师

  有的。我国法律规定,当出现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纠纷时,当事人如果存在经济困难的情况,是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法律援助的。因此劳动纠纷是有法律援助。但是也是需要满足条件的。

退休劳动纠纷

  三、处理劳动纠纷的机构有哪些

  法律快车提醒您,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找一下机构处理:

  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在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领导下,负责调解本企业内劳动争议的群众组织。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企业行政代表和企业工会委员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推举产生,企业行政代表由企业行政方面指定,工会代表由企业工会委员会指定。调解委员会主任由调解委员会在其成员中选举产生,其办事机构设在企业工会。没有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及其组成,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协商决定。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县、市、市辖区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本行政区域的劳动争议。设区的市、市辖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代表、工会代表、政府指定的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代表组成,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必经程序。

  3.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也担负着处理劳动争议的任务。劳动争议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予以受理。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