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抵押合同签订前抵押财产已出租该如何处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5 18:07
人浏览
导读:抵押合同签订前抵押财产已出租的,是不影响抵押财产的出租效力。抵押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抵押合同包含被担保的债权种类、范围;抵押物的数量以及担保的范围等。

  一、抵押合同签订前抵押财产已出租该如何处理

  订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财产已出租的,对租赁关系没有影响,承租人可以继续承租。

  《民法典》第四百条

  设立抵押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

  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三)抵押财产的名称、数量等情况;

  (四)担保的范围。

  《民法典》第四百零五条

  抵押权设立前,抵押财产已经出租并转移占有的,原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

  二、抵押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三年。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权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抵押合同包含哪些法律规定内容

  法律快车提醒您,抵押合同属于合同的一种,但它的内容具有特殊性,主要包括:

  1.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数额。

  2.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一般情况下抵押合同约定的债务履行期限应当与主合同中约定的债务履行期限相一致。

  3.抵押物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所在地、所有权属和使用权属。

  4.抵押担保的范围。

  5.当事人认为需要约定的其它事项。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