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做外贸不要赶个“正好”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10 20:45
人浏览

  不光是外贸吧,其他很多问题都是如此,你算计着是“正好”,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突发事件谁也难以控制!

  有很多新人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

  说好商检单是这天出来,结果商检局领导有事,误了,弄得我误了报关时间,倒霉——

  如果船不推迟,我的货就走了,不会误了最迟装运期——

  如果不是 海关 检验,出了点小问题,我不会误了船期的——

  等等的,都是因为想赶着“正好”,一下子出了问题,弄得没有时间缓冲,最终出现更大的问题!

  因此作外贸不要赶正好,外贸的事情比内销更加复杂,例如11号的最迟装运期,10的船期,你就不能去订10的船,你要提前订一班,确认自己能够提前一班送到 港口 ,要知道11号的最迟装运期,只要船稍微出点问题,就有可能延误了!

  很多人说,生产进度太赶,那还是自己没有确认好了,作为业务员,衔接了工厂和客户,要懂得要缓冲时间!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客户要求最迟装运期10号,你就要告诉工厂客户要求1号就要装船,不能说10号,让工厂照着1号赶工;或者说,工厂说1号能够完全生产完,那么你就不能告诉客户,我们最迟装运期定在2号,3号,要定在12号,13号,留足发生问题,处理问题的时间!

  业务员,不是简单的把客户的意图反映给工厂,把工厂的意图反映给客户,业务员不是录音机播放机那么简单,要做一个信息的处理中心,加工一些信息,更好的衔接工厂和客户!

  • 转自:一大把
  •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