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报价千万要小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10 20:46
人浏览

  说到报价,真的是一言难尽。

  不考虑技巧方面或质量方面(即单价),单就正确性上,你一定要仔细再仔细,千万别出差错。如果真的错了,不管是做外贸的,还是像我一样在工厂做业务的,都是很麻烦的。

  我就出过两次错,其中一次错的实在没理由(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糊涂到那个程度,呵呵),好在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交涉最终并没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但经验和教训值得吸取。

  我公司是做模具和塑胶成型加工的。在十月份时,我一直跟的一家大客户给我下单了,刚开始量不大,做的也比较顺利。到月底时,客人下了好多产品的成型加工,因为品种多数量也多,我自以为是很仔细地报了价,客人很快就确认并回传了,订单也很快下了(正式生产完成并交货到十一月了),接下来我们工厂就排单生产。

  期间虽然不时也有小问题,但都顺利解决,货也不断给客人送了,这样一直到了十二月份。客人又下了单,和上次一样数量品种都比较多,而此时刚好生产部门单很多排不过来,生产部门就看我以前给客人的抱价,想通过前一阵的具体生产再核算成本分析一下订单的质量。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报价存在严重的错误,关键是其中一套模具的成型报价在计算过程中出错,损失多多。而这时候货早做完并交给客人了,现在出现这情况,我一下子就觉得头大了。

  在最快的时间里我联系客人,首先向客人反映此情况(不过事后我想客户很早就知道我价格出错了,因为是少算了金额,他也就装不知道啦)。但客人的反映是完全不知情,而且也明确表示货很早就送了,帐目很早久就核对了,现在不好处理了,只好修正以后的订单了。

  我一听就急了。更为麻烦的是,这本来是我的错,但我公司竟然给客人停止了生产,限期让我圆满解决此事后再生产,和客人沟通由我负责,后果责任由我承担。

  现在左右为难,有脾气也没地方发了。我只能做的就是马上约见客户,并就此事磋商,希望在合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 转自:阿里巴巴
  •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