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想发财,去非洲!(3)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08 03:42
人浏览
目前大多数非洲国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之中,经济政策、投资政策、市场法规等有待完善,中国企业投资非洲会遇到种种困难,甚至遭遇风险。因此,到非洲开拓市场,既要有灵活的经营头脑,又要有防范风险的意识。
知彼知已开发非洲
中国被非洲国家视为“全天候朋友”,多年来中国商品价廉物美,中国公司承包工程信守合同、保证质量,在非洲国家广受欢迎,这为更多的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创造了条件。非洲国家为了争取和平与发展局面,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所颁布的招商引资政策较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更为优惠。特别是非洲国家十分看重中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非常希望借鉴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获得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因而真诚地欢迎中国企业前往投资、经营,开展互利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我国系列扶持政策为企业提供实惠
为了鼓励和支持国内更多企业到非洲创业,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关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中国已经在埃及、喀麦隆、科特迪瓦、加蓬、几内亚、尼日利亚、肯尼亚、马里、莫桑比克、坦桑尼亚、赞比亚11个非洲国家设立“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为中国企业到非洲国家经商投资提供信息、发邀请函、安排食宿、组织考察、评估项目等全方位服务;同苏丹、肯尼亚、莫桑比克等26个非洲国家签订了政府间贴息优惠贷款框架协议,以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兴建境外加工、资源开发等形式的企业;在赞比亚、南非设立了国有银行、商业银行非洲分支机构,为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贸易提供金融服务;国家还设立有援外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有实力的国内企业到非洲国家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业务,投资办厂……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中国企业到非洲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和资金支持。
第二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于2003年12月在埃塞俄比亚召开后,国家有关部门再次制定了优惠措施,鼓励和支持国内企业到非洲投资。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所携带的设备、机器和装备,参照国家有关援外规定实行退税制度;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所需要的外汇可不受额度限制,到国家外汇管理局兑换;中国政府鼓励中国金融机构对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给予照顾;中国政府将进一步简化企业到非洲投资和人员赴非洲的审批程序等。
根据第二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制定的《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2004至2006年)》,国家鼓励更多的国内企业在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轻工业、农业、旅游等领域加强投资,并在政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国内企业应当紧紧抓住中非加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难得机遇,充分认识非洲市场的巨大潜力,善于利用国家在资金、税收、外汇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尽快到非洲去创业、赚钱、发展。
另外,中国先后与40多个非洲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与尼日利亚、南非、埃及、肯尼亚等30个非洲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与10多个非洲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与30多个非洲国家签订了“混委会协定”等。中国还先后减免31个非洲贫困重债国105亿人民币的债务;自2005年1月1日起中国政府开始对2004年12月31日前已就免关税同中国政府办理有关换文的25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输华商品实施免关税政策;自2004年起中国政府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非洲国家目的地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11个;旨在引导国内民营企业积极“走出去”、开拓非洲市场的“中非商会”项目2005年3月17日正式启动,将陆续组织民营企业赴非洲考察;国家设立了“非洲人才资源开发基金”,帮助非洲国家培训各类专业人才,以便非洲国家了解中国对非洲的政策以及中国经贸、金融等方面的政策等。这为中国企业到非洲开展经营活动奠定了感情基础,创造了友好氛围。[page]
开发非洲的几点建议
中国企业到非洲开展业务,也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目前大多数非洲国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之中,经济政策、投资政策、市场法规等有待完善,中国企业投资非洲会遇到种种困难,甚至遭遇风险。因此,到非洲开拓市场,既要有灵活的经营头脑,又要有防范风险的意识。
首先应结合自身优势,认真分析相关非洲国家的资源与市场、发展规划及重点领域、政策法规、税收等方面情况,选好合作领域和具体项目,做好可行性研究,拟定积极稳妥的发展战略。随后要派人甚至组团到相关国家进行市场调查,熟悉环境,精通所在国有关法律、法规和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市场情况、交通服务设施甚至风俗礼仪等。遇事要向中国驻当地使领馆汇报,也可以请求当地中资机构帮助,还可以与所在国家政府机构联系。双方签署的合同务必严谨,要有通过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意识,不可草率行事。
其次,在非洲从事贸易,先从小规模入手,派一个小型贸易组到非洲组织展销会或者在当地设点分货,推销产品,让非洲人认识并喜欢你的产品,再扩大经营范围,在实践中选择经营目标或投资方向。非洲商人一般订货批量小,与对方交往中,切勿感到油水不大就怕麻烦,不愿做。在非洲要广交朋友,处在人生地疏环境,多交一些朋友,可以了解当地情况,获得市场信息。国内企业进入非洲资源领域,需要认真进行科学论证,精心施工,不可盲目性投资。
国内企业到非洲创业,还应当充分利用国家在资金、税收、外汇管理、财务、人员外派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例如从事成套设备出口的企业,可以申请国家出口信贷;从事境外加工贸易的企业,可以申请中央外贸发展基金,办理出口信用保险等。目前国家政策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制定规划,加快海外网点建设,为境外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清算、结算等金融服务。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个别企业信誉意识淡薄,谈判中随意做承诺,事后不落实,给对方留下不良印象;一些惟利是图的个体经营者甚至在非洲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败坏中国人和中国商品形象。因此,中国企业在非洲经营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信誉和质量取胜”的做法,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树立自身良好形象。
一些中国商人认为,非洲人非常傻,特别笨,做生意容易蒙骗他们。其实,非洲商人十分精明,非洲国家普遍沿用西方国家的质量体制,产品质量要求严格,如果某些中国企业认为向非洲出口可以放松质量要求,其结果只会损害中国产品信誉,造成非洲国家宁愿出高价从欧洲进口同类产品,也不愿购买中国商品。因此,在非洲从事经贸活动或投资建厂搞短期行为只会自损形象,断送市场前程。要讲求为商之道,树立良好形象,冷战结束初期中国个体户进入俄罗斯及一些东欧国家市场所发生的悲剧绝不能在非洲重演。
(作者系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