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9 13:24
人浏览
导读: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的区别有待遇水平不同、参保的对象不相同、缴费情况不同等。养老保险是为解决公民达到退休年龄保证其基本生活的问题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一、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的区别是什么

  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的区别在于:

  1.参保对象不同: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是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不在编的职工,没有户籍限制;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是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符合条件的人员。

  2.参保强制性不同:职工养老保险具有强制性,用人单位和员工必须依法参保,不能由用人单位和员工通过约定变更或者放弃;居民养老保险不具有强制性,参保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参保。

  3.缴费情况不同:职工养老保险按月缴费,费用相对较高,一般每年要交上千元;居民养老保险按年缴费,费用较低,档次选择较多,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4.退休年龄不同: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根据性别不同有所差异,男性为60周岁,女性为55周岁;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不分男女均为60周岁。

  5.待遇水平不同:职工养老保险的整体待遇水平较高,而居民养老保险的整体待遇水平较低。

  二、居民养老保险交几年就不用交了

  法律快车提醒您,居民养老保险交满十五年就可以不交了。养老保险是国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劳动岗位后而建立的一种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险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三、居民养老保险怎么办理

  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方式:每月1-20日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社保所提出申请;社保所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当场予以审核,符合条件的进行参保登记;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的当月,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后,申请养老保险待遇;居民养老科1-24日进行资格复审;县社保局按月支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怎么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一条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按月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