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学校代收保费缩水16元 出险理赔少得5万保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16 14:19
人浏览
在学校开具的收费单上写着代收保险费40元。

  刘继磊在入学时交了40元保费,不幸患上急症需要保险理赔时才发觉学校只交了24元保费。对此,学校表示24元是保险公司在40元基础上给予的优惠,两者的保险金额是一致的。但刘继磊的母亲却发现少了16元保费,相应的保险金额也缩减了5万元。为了争取儿子的后续治疗费,一贫如洗的家庭无奈之下走上了诉讼之路。20日,该案在市南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事件回放:患病学子无钱医 代收保费竟缩水

  就读于青岛金海川职业培训学校的刘继磊在校期间突发脑溢血,失去了语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了给儿子治病,来自黑龙江佳木斯的刘母变卖了老家的房子,凑了20余万医疗费。面对儿子依旧反复的病情,这个一贫如洗的低保家庭再难承担后续治疗费。据母亲苗桂云介绍,儿子生病之初,学校曾主动提起刘继磊入学时交付过人身保险一事,而保险公司也很配合地给付了一万元保险费。当时,保险费是学校代收的,收费40元。但事后苗桂云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客服热线95511查询得知,学校给儿子投的保险费仅有24元,并非40元。

  “40元的保险金额应该是6万,少了16元他们就少给磊磊赔5万。”事后,苗桂云找到校方沟通,希望他们能够赔偿中间差额,但对方却称40元之所以变24元是学校争取来的优惠,两者所保的金额是一样的。不管她怎么说,校方与保险公司坚称刘继磊只能得到1万元保费。“我们在青岛一直租房子住,磊磊住院的花费也很大,费用太高了。”为了方便继续治疗,一家三口于去年12月回到佳木斯,但苗桂云一直没有放弃为儿子争取应得的权益。通过多方努力,她找到一位愿意为继磊做风险代理的律师,随后苗桂云将学校和保险公司告上了法庭。20日,该案在市南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庭审焦点一:投的学生平安险还是商业险?

  刘继磊的律师山东永立律师事务所的刘国强认为,刘继磊所投的40元应为学生平安保险,相应的住院医疗保险费用也应该是6万元,而不是目前保险公司支付的1万元。学校擅自将40元保费缩水至24元,也对刘继磊负有赔付责任,因此学校应该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另外5万元的保险金。但校方并不认可这个说法,“学校为学生投的只是一般商业保险,24元和40元保险的住院医疗保险金是一致的。”保险公司也表示,学平险只适用于青岛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学生,刘继磊所在的职业学校显然不在这一范围内。

  记者拨打平安保险青岛分公司电话80937882了解到,目前青岛市的学生平安保险是市教育局统一招标,然后由保监局对学校进行划片管理,不同的保险公司分管不同的区域。但若是大学及职业学院,可由学校自由选择保险公司投保。“在我们公司投的学生平安保险其实等同于商业保险,这个险种包含的种类要多一些,而根据学校情况的不同,同样保费所保的金额弹性也会很大。”工作人员介绍,按照规定,30元以上的保费才包括住院医疗保险,若保费是40元,其中住院医疗保险一项最高可保至五六万,“但相应的意外身故和意外残疾等项目就会少一些,这个要看学校和保险公司是怎么协商的。”

  庭审焦点二:学校为何收40元交24元?

  “ 既然是保险公司给学生 的优惠,为什么学校要收40元而不是24元,那16元哪去了?”面对苗桂云的质问,校方称学校是先收了钱后才向保险公司争取到优惠,当时考虑到16元不好找零,学生又都是一年级新生,就打算将这部分钱纳入第二年的保费。而刘继磊的事情发生后,学校已经为每个学生退回了16元保费。对于苗桂云怀疑16元是保险公司给学校的回扣一事,校方坚决予以否认,强调多余费用已退,第二年投保的金额都是学生自愿选择的。

  “全校的学生都不知道多收了16元这件事,而且事发前学校不退费之后才忙着退,我们磊磊就该倒霉?”苗桂云拿着儿子开学时缴纳费用的收据出示给记者,在收据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代收保险费40元。她认为如果当初学校是按40元的保费来交的,现在的赔偿根本不会仅仅只有1万,学校瞒着学生少交了16元,带来的这部分损失不应由学生自己来承担。

  休庭后,一直在法庭上坚持挺直腰背的苗桂云此刻忍不住潸然泪下。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