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碰瓷族”两年骗了80多万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16 23:18
人浏览
一个以撞车讹钱谋生的“职业撞车族”,昨天被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拿到这个案子后,我们成立了一个专案组,突击审查了一个多月。”检察官说,这类案件在杭州是首例,在全国也属罕见。

  的确,87页的起诉书,444起犯罪事实,记者跑线这几年来,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厚的起诉书。被告人一伙共24人,涉案金额达80多万元,被诉的罪名有四个:诈骗罪、保险诈骗罪、故意毁坏财产罪、传授犯罪方法罪。

  时某,25岁,杭州人,被列为第一被告人,因为他是这种作案方式的第一“发明人”。时某原来是一名出租车司机,自己有一辆桑塔纳车。

  2004年底,时某驾车直行,一不小心蹭到了边上一辆变道的车辆。这种情况下,对方要负全责,当时赔了他200元。200元,比起靠开出租车10元“一脚”的生意来,太容易赚到了。

  于是,尝到“甜头”的时某开始上了心,甚至在汽车南站一带候车的时候,还向旁边的出租车、黄鱼车司机传授这个“生财之道”。就这样,时某的“徒子徒孙”越来越多,到被捕时,时某干了80多起,而徒弟陈某也毫不逊色,总共制造了70多起。

  24人,时而合伙,时而单干,甚至有父子、叔侄联手。除了出租车司机外,还有货车司机、汽车修理店的修理工,甚至还有公交公司的员工。

  疯狂的时候,他们甚至一天干两次。2005年11月下午3时许,被告人之一戴某开了辆桑塔纳车,在文二路万塘路口,趁一辆别克商务车变更车道之机,制造碰撞现场,当场骗到300元。仅过了3个小时,他开着另一辆桑塔纳,在文三路马塍路口,同样趁着一辆货车变更车道之机,故意撞上去,又当场骗了300元。

  为了撞车后能赔得多,他们中有人还特意买了辆本田车,专找保险公司来赔。2006年7月11日下午3时,在下城区载歌巷15号附近,一辆奇瑞车与一辆本田车相撞,当时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分公司勘查后,赔了3万余元。谁都不会想到这么起大事故,原来就是一场自演自导的“碰瓷”案,双方都是一伙的,司机也是自己人,“总导演”是马某等人。

  去年12月29日凌晨2时许,当马某等在德胜立交桥桥上,想再次用这一伎俩,制造交通事故,骗取保险赔偿金2万元时,因案发而未能得逞。

  “撞车族的危害是很大的,他们制造的事故,不仅会造成道路的一时拥堵和财产损失,还给别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承办该案的王检察官说,这几名被告人大多都有丰富的驾驶经验,在撞车时一般都能控制好自己的车速,不给自己造成生命危险,但别人的生命安全却全然不顾,一位被害人被他们撞了后,在医院治疗了一个多月。

  目前,法院已受理此案,将择日开庭。

  提 醒

  遇见撞车族,千万别私了

  车行路上,大家首先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任意变道,这样就不会给撞车族提供机会了。

  万一遇见撞车族,大家千万不要私了。撞车族的目的就是钱,如果私了,就刚好撞到他的枪口上去了。你可以先打事故报警电话,并用手机或者照相机将现场拍下来,以固定证据。如果觉得处理不合适,可据此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有现场目击者,可以请他(她)留下来作配合。一般撞车族看到这种情况,也许会放弃索赔,急于离开现场。

  撞车族的两大作案特征:

  作案车或者紧跟目标车,等到其变道时,猛踩油门或不踩刹车撞上去,与目标车轻度刮擦,以此索要修理费;故意走在目标车辆前面,与目标车贴得很近,寻机故意来个急刹车,目标车便会撞到其尾部,造成微小损伤,给其提供敲诈借口。


钱江晚报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