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保险业务员云山雾罩忽悠 老人妇女晕乎乎上当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17 03:34
人浏览

  买份保险,买个保障,可如今,有多少人买保险是明明白白消费的。近日,记者连续收到多个读者打来的电话或发来的邮件,反映自己被保险推销员以“产品停售”、“高额分红”等理由忽悠购买保险,结果上当受骗的事。

  假称“保监会出新规”

  忽悠客户追加保额

  上周六,某保险公司在开发区泰达会馆举行对参保人的答谢会,一直咨询保险业务的陈女士受不了保险业务员的“狂轰滥炸”,也参加了答谢会。会上,一位自称资深保险经理的人告诉大家,从9月13日起有新规发布,未成年子女的人身死亡保险,投保总额不得超过10万元,并反复强调,还有两天时间追加投保金额,之后就不能够再追加了。这个消息引起了陈女士的注意,因为担心女儿18岁以后的赔偿金额受损,于是她向该经理咨询情况。该经理一听立即反复劝说陈女士追加保险金额,切莫错过机会。陈女士当时没有决定,回到家后打她电话咨询了天津保监局,工作人员告诉她,对于未成年死亡人身保险的投保限额早有规定,最高为5万元。只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作为试点,未成年人人身保险的死亡给付保险金额上限才是10万元。

  记者随后咨询了保监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投保限额是为了防止家长利用子女诈保,这里的限额仅限于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生存险并无此限制。而该保险公司所说的新规并未听说,如果市民追加投保额,保单又超过了政府部门规定的投保限额,保险合同将无法律效力。

  存折变成保单

  老人失察上当受骗

  方大爷上个月带着一张两万元的活期存折和1万元现金去塘沽广州道附近的一家银行办理定期存款,就在他准备填单时,一旁的工作人员向他推荐了一种新的存款方式。“当时他说产品一年存1万元,一共存5年,收益比现在的定期存款利息要高。”方大爷以为是新推出的存款业务,就欣然接受了。可回家后,方大爷的儿子看到摆在桌子上的“存折”却大吃一惊,因为这并不是存折,而是一份保单。很显然方大爷被“潜伏”在银行里的保险业务员给忽悠了。

  当方大爷的儿子找到这家保险公司后,工作人员的答复更让他吃惊,不仅每年要存1万元的保险,这笔钱5年后还提不出来,要等10年后才能提出。方大爷的儿子提出要退保,工作人员却说,办理保险7天之内可以退保,他的保单已经过了7天,如果退保要扣将近50%的本金。左右都是当,没办法,方大爷的儿子只得自认倒霉,拿着保单回家了。

  业务员回避话题

  保险居然变成“死钱”

  “就投这个险种吧,每年存上一点钱,10年后就能拿上几百万的红利。”孔先生一直想给自己和老伴买一份保险作为日后的保障,所以这几天常常进出位于解放路附近的一家保险公司。养老型保险条件都很优厚,业务员也很热情,频繁请孔先生吃饭喝茶,而且参加公司的答谢会,还有大礼相送。孔先生十分看好这项业务,待与老伴商量后就打算投保。可细心的老伴再次咨询后,他们才知道,原来这种保险属于分红型保险产品,如不按合同约定期限持有的话,将会受到很大的损失。只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持有才可以规避风险,并且有较为可观的收益。


  

  业内人士提示市民,如果打算进行投资理财,一定要咨询清楚,并仔细阅读条款。同时还要考虑资金流动性,如果三五年内没有别的用途,确属闲置资金,再选择购买。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