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10万存款变保单 谨慎投资堤防被误导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17 06:33
人浏览

  【本文摘要】 据了解,购买这种银行代理的泰康人寿保险,要填写一份一式三联的合同书,赵先生手中应保留其中粉色的一联。

  居民赵先生昨天向本报反映说,他在银行办理定期存款时,发现原本10万元的存款却变成了10万元的保险单。

  赵先生表示,2005年7月他到工商银行丰台玉林支行,想将自己的10万元积蓄做3年期的定期存款。当时业务员向他推荐了一项“新业务”,并告诉他“利息要比传统的存款方式高多了”。赵先生听说有更高的收益,也没细问就选择了这种理财方式,随后银行营业员通知他20天后来领票据。

  20天后,赵先生来到银行却发现领到的并不是存款证明,而是一份保险授权书。赵先生看到自己的钱全都买成了“泰康人寿千里马两全险”。“当我看到这份保险书时,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随后赵先生与银行交涉,却被告知该保险授权书已经生效,如若当时中止,赵先生10万元的本金不仅没有利息,而且不能全额返还。至今,这份保险的收益相对于3年期的定期存款少了不少。

  据了解,购买这种银行代理的泰康人寿保险,要填写一份一式三联的合同书,赵先生手中应保留其中粉色的一联。可赵先生一再强调:“我根本就没见过这样一份正式合同,更没有在上面签过字,我只见过一份不完整的复印件,上面的签字是伪造的,不是我签的。”赵先生希望银行可以向他出示合同原件,但至今他也没看到。

  对此,工商银行玉林支行的杨行长表示,这种保险是工商银行和泰康人寿保险的合作项目,银行只是负责代理出售,是否购买还需要得到赵先生本人签字,“如果没有客户签字,业务员是不可能将保险卖给客户的。”

  最近两年,赵先生多方奔走,想为自己讨个说法,银监会、保监会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日前保险公司方面表示,愿意将赵先生的10万元存款按三年定期存款连本带息一起还给赵先生。赵先生表示这样的结果并不能令他满意,他坚持要为自己讨个说法。“为什么我的存款变为了保险?这事我一定要弄明白!”赵先生说,他对保险的作用是认可的,但是银行的误导行为让他很反感,“他们为什么非要说成是银行的理财产品?”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说,保险产品的首要功能是保障,其次是理财,分红保险的分红不同于银行储蓄的利息,分红多少与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有直接关系。另外,这种保险也并非保本保息,一方面提前退保可能会损失本金;另一方面,作为银行销售的投资连结型保险,收益情况与股市紧密相关,近几年买入的产品目前不少都处于亏本状态。市民在购买此类产品时,也应该主动了解风险性,签合同时要小心谨慎。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