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企盼发财过程中 究竟什么样的保险最值得期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18 05:00
人浏览

人人都想发财,可在企盼发财的过程中,我们绝对不能忽视保障的作用。虽然,保险不太会让人发财,但却会在大家遭遇风险事,及时提供保障。展望2005年的保险市场,有什么产品值得我们期待呢?

专业保险公司能带来什么?

上海,平安和太平两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已经成立;而平安和阳光两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正在积极筹备中;天平专业汽车保险公司也已经通过了工商局注册,估计新年伊始就将开业。其中阳光保险内部人员透露,该公司最迟将于2005年7月为申城百姓提供专业健康险产品。

健康、养老和汽车保险都是目前市民最为关心的险种,也是和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度很高的产品。随着这些专业保险公司的成立,消费者可能会享受到哪些好处呢?

就健康保险而言,专业化使保险公司能够根据不同职业、年龄、身体状况和保险需求,能够有效地扩大健康医疗保险市场的产品覆盖面,开发更为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比如设计出在国外市场已经成熟的高额医疗保障产品、收入损失保险、医疗护理保险等产品供市民选择。此外,专业健康保险公司能够与医疗服务机构、社保机构等建立充分的合作关系,能够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好的健康服务和医疗管理服务。

专业养老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关注点在于企业年金的管理,也会有一些针对个人的养老保险推出,优化现有的商业养老保险,对消费者而言也是个好消息。

专业汽车保险公司在服务和后台支持上则可能比现有的财险公司更加“人性化”,这对越来越有“享受服务”意识的消费者而言,会是不错的选择。

外资保险还能给我们什么?

2004年12月11日,遵照3年前中国加入WTO时的承诺,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自即日起,允许外资寿险公司提供健康险、团体险和养老金/年金险业务,取消对设立外资保险机构的地域限制,设立合资保险经纪公司的外资股比可至51%。至此,中国保险业已开始对外资全面开放。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专业的健康和养老保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也将在明年加入这两大类保险的竞争中。这种商业上充分竞争的结果,消费者肯定会受益。全面开放以后,外资保险公司可以更加便利地借助国外母公司的成熟经验,引进较好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当然,无论是专业保险公司的成立,还是外资保险公司业务范围和服务区域的全面开放,到底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程度的益处,我们还要在新的一年里拭目以待。

车险价格还会不会上调?

除了产品可选择性的增强,对消费者来说,最敏感的因素还在于各种保险的价格,也就是能不能购买到“性价比”较高的产品,车险也是如此。掐指算来,从2004年年初至今,占到车险市场份额60%以上的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先后3次调高了车险费率。

自2003年1月1日实行车险费率市场化以来,由于原来监管机关统一制定的条款费率处在较低的水平,保险公司一开始并没有调高多少价格。但近年来私人汽车消费市场的火爆,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保险公司很快就发现,在车险业务上出现了普遍的亏损,为挽回损失,不得不多次上浮车险价格。

尽管人保车损险再次提价后,暂时没有其他保险公司跟进,但各公司都相继取消了各种车险优惠措施,变相地提高了价格。来自太平洋财险的消息,太保和平安都准备发布新的车险条款。

同时,由于新《交通法》和商业第三者责任险的冲突问题,虽然有关人士希望能够出台“强制第三者责任险”,但相关配套工作的进程很难在2005年一年之内就完成,因此商业三责险将面临更大的赔付压力。而2004年12月已经有媒体发布消息,保险同业公会正会同各家车险公司商讨提高三者险价格问题。而明年正式开业的专业汽车保险公司在服务上可能会有优势,但可以预计其产品价格基本不会比同行低。

因此,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新一轮涨价潮正在酝酿之中,2005年车主们口袋里的钱将更多地“贡献”给保险公司。因此,提醒各位尽早购买车损险、三责险等主要车险,如果现在能够一次性购买到今后多年的汽车保险,完全是可以“偷着乐”的便宜事。

">">">">">">">">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