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21 14:27
人浏览

  融资融劵交易是指证券公司向公众投资人吸取一定的保证金,然后证券公司再用该笔资金买入股票的交易行为。融资融劵交易发展的好会给投资人和融资人均带来丰厚的收益,一旦失足则会带来沉重打击,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关于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有哪些的知识。

  一、什么是融资融券?

  1、是指投资者向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标的证券或借入标的证券并卖出的行为。

  2、与现有证券现货交易模式相比较,投资者可以通过向证券公司融资融券,扩大交易筹码,具有一定的财务杠杆效应。

融资融劵交易的风险有哪些

  二、融资融券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1、标的证券即交易所公布的可融资买入或可融券卖出的证券品种。

  2、保证金即投资者开展融资融券交易时向证券公司提交一定比例的担保资金,保证金可以证券公司认可的证券充抵。

  3、可充抵保证金证券的折算率是指充抵保证金的证券在计算保证金金额时按其证券市值进行折算的比率。

  4、投资者信用资金账户和信用证券账户内的所有资产构成其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所生债务的担保物。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不得用于买入或转入但除开担保物及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标的证券范围以外的证券。

  三、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有哪些?

  1、与普通证券交易不同,融资融券交易是通过保证金制度实现资金与证券的安全融通。得益于保证金制度的设计,投资者仅需要缴纳一部分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提供其他担保措施,即可从证券公司融得资金或者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杠杆效应,因存在以小博大的作用,使得投资者与证券公司面临的交易风险也成倍增加。

  2、若投资者的信用出现问题,投资者不能按约履行相应的合同义务,严重的可能影响到整个市场的信用建设。

  3、证券公司业务资质风险。在融资融券交易过程中,如本公司的业务资格被限制或取消,投资者正在进行的融资融券交易可能被提前终止从而造成损失。

  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有哪些的法律依据

  《证券法》第142条:证券公司为客户买卖证券提供融资融券服务,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国务院出台《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五十五条,客户依照本条例第五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交存保证金的比例,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授权的单位规定。证券公司可以向客户融出的证券和融出资金可以买入证券的种类,可充抵保证金的有价证券的种类和折算率,融资融券的期限,最低维持担保比例和补交差额的期限,由证券交易所规定。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由被授权单位或者证券交易所做出的相关规定,应当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且不得违反国家货币政策。

  第五十六条,证券公司从事融资融券业务,自有资金或者证券不足的,可以向证券金融公司借入。证券金融公司的设立和解散由国务院决定。

  融资融劵的行为在市场中经常发生,投资人都希望通过融资融劵获得相应的丰厚收益,梦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的融资融劵交易存在许多交易风险,稍有不慎可能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小编建议您谨慎融资,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编辑的关于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有哪些的内容。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