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7亿:新华上海1月保费翻番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02 15:22
人浏览
2010年,寿险行业在监管引导、保费分拆,以及过去几年转型的大背景下,银保的结构调整将继续深化,期缴业务将实现大幅增长,市场份额也将趋于分散。对此,保险业内人士指出,以产品转型为核心的结构性、内涵式增长将成为发展方向,市场竞争格局随之发生变化

  每年第一季度取得开门红都是保险公司业务开展的重头戏。记者昨日从新华保险上海分公司(简称“新华上海”)获悉,截至1月末,该公司规模保费突破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8.6%。折合标准保费7736万元,同比增长83.3%。其中,包含个险新契约标准保费、银代期缴和团体短险在内的核心业务保费2.15亿元,翻了将近一倍。

  个险营销:强推新品

  新华上海个人营销的增量值得关注。数据显示,2010年1月,个险新单标准保费收入为2656万元,同比增长84.3%。若以规模计算,新单保费逼近5000万元大关,人均产能突破3万元。

  个险发展的三级跳,让新华成为行业的关注点,尤其是2009年彻底停售万能险后,是否能顺利回归分红险市场,新契约保费平台能否再次回升成为行业的一大猜测点。

  从2010年1月个险成绩单来看,新华上海已经全面完成向分红险转型,个险开拓意愿强烈,成效明显。第一季度,公司新单规模保费过亿,标准保费则将在6000万-7000万元区间。

  据知情人士透露,新华个险业务达到如此高产能高平台,离不开目前个险渠道正在热卖的新型分红险产品——尊享人生。目前,尊享人生产生的新单标准保费占比超过90%,件数过七成,件均保费接近2万元,成为推动个险平台提升的绝对主力。

  另据了解,2008年,通过沿海计划的推动,新华上海将个险新契约平台拉升至8000万元;2009年,通过蓝海计划、轨道工程,再次看高一线;2010年首月个险新单保费达1441万元。与此同时,人力平台也在两年内由1000人提升逾1800人,提前达成2008年至2010年的3年规划目标。
银保渠道:规模放量

  从1月市场表现来看,出于银行、保险公司在各自领域内角逐市场地位的需要,上海寿险的银保之争愈加激烈,各大公司都对银保表示出极强的进取心。新华上海也受到了竞争对手强有力的挑战。

  为此,新华银保在1月规模明显放量。截至月末,银保规模保费5.38亿元,同比增长105.3%;向来处于优势地位的期缴业务实现保费6891万元。在期缴产品中,公司继续推进5年期期缴向10年、甚至20年期缴产品转型。

  新华上海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应对同业竞争,公司继续推进各渠道专署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同时销售队伍已接近400人,合作银行渠道有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以及深发展和邮储等,合作网点达900多个。

  新华上海有关人士进一步指出,在大力推进银代期缴转型、专注分红险策略和期缴业务之后,续期滚存已经成为公司的“试金石”。

  截至2009年末,新华上海凭借2008年积累的续期业务实现全年两位数正增长,坐稳上海保险业第三的“交椅”。其中,银代期缴91%的二次达成率,充分证明了期缴保费的含金量。在今年1月,续期滚存已经拉开序幕。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如果新单放量和续期滚存双向增长模式能够持续发展,那么3至5年内,新华上海必将成为寿险市场中成长最快的主体之一。”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