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产品不乱买:误买投连险的尴尬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14 20:58
人浏览
  主持人:您有没有买了保险又后悔的经历——当初,在营销员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买了根本不适合自己的产品,等到真正用到保险时,才发现自己买错了东西。保险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在决定投保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案例

  王女士今年45岁,是一家超市的服务员,月收入1500元;丈夫李先生是一长途货车司机,月收入3000元。有一次王女士看了一个电视节目,一个货车司机出了车祸(因为货车很多时间是在夜间行车,司机非常容易疲劳,长途司机是一个比较危险的行业),由于司机事先并没有买任何保险,出事故后对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王女士便想给丈夫买一份保险。

  但王女士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保险,对各类的保险产品根本不了解,有时候只是听别人说起过,有的还说赚了不少钱。王女士就通过朋友打听,朋友给她介绍了某公司保险营销员顾先生。

  在王女士说明了自己的用意之后,顾先生开始先给她分析了一下需要的保障,但接下来却强烈推荐既有保障功能又可以作为投资的投连产品。顾先生给王女士介绍了几款市场反响不错的投连产品,听顾先生这么一说,王女士想起有同事曾经买过该公司的产品,而且收益不错,所以王女士动心了,顾先生考虑到她实际的经济状况,就给她推荐了一款起步较低的投连产品,并且按月缴纳300元。

  一年半之后,李先生夜间行车,发生了车祸,结果高位截瘫。发生不幸之后,王女士找到保险公司,想要保险公司报销医疗费用以及保障赔付,但是保险公司却告诉王女士无法赔付,医疗报销不在赔付范围之内,高位截瘫也根本不在保障范围之内。无奈之下,王女士想退保,但是一问,一年半缴纳了5400元钱,如果现在要退保,至少损失2000元钱,王女士后悔莫及,这才意识到自己买了不该买的保险。

  点评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情,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王女士对自己的保险需求不是特别清楚,同时对所买保险产品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几乎不了解产品的保障责任;

  二是营销员以产品销售为主导,在推荐产品时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并没有考虑客户的实际需求,推荐的产品根本不是客户真正需要的。

  建议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专家建议,买保险要分以下四步走:

  (一)在购买保险产品之前,一定要对自己的需求有非常清楚的了解,如果自己不是特别的清楚,建议找专业人士进行咨询。

  (二)选择专业、负责、客观中立的保险中介人员为自己设计保险方案。例如,该人员是否在详细了解了家庭状况和需求之后再确定方案,是否对不同公司的同类型的多款产品有很深的了解等。

  (三)对要购买的保险产品的保障责任、投保规则、除外责任等作详细的了解。特别注意,买保险一定要重视保险的保障功能。因为所谓保险,主要就是为了保障,这是和其他金融产品的根本区别。

  (四)要货比三家。详细对比不同的产品,找到最适合自己实际需求的保险。

  (本栏目内容由北京明亚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友情提供)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