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沪多家游泳场馆5元体检卡一半付了保险费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15 01:09
人浏览
  “一张5元的体检卡还包含了2.5元的保险费?”昨日,记者调查走访了沪上多家游泳场馆后发现,大多数泳客对于这份“意外险”一无所知,游泳场馆方面几乎也无法说出保险的具体条款。上海保险同业公会表示,“打闷包”卖保险是一种违规行为。

  8成泳客不知体检卡含保险

  “要办健康证,就得花钱买2.5元的保险。”在黄浦区金色家园游泳馆,当记者询问保险事宜时,售票处的工作人员如是回答。于是,记者花5元钱买了这张《2007年上海市游泳体检合格证》,也就是泳客们俗称的“健康卡”。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卢湾区卢工游泳馆,同样遭遇了体检卡和保险打包销售的情况,徐汇和静安个别泳池的工作人员也没有主动说明“保险事宜”。

  记者仔细一看,除了照片、姓名、家庭住址以及游泳安全须知这些常规项目外,在体检卡的左下角“躲”着一排字———“保险费2.5元(保险自愿)”,这几个字的字号是整张体检卡上最小的。如此隐蔽的保险,有多少泳客知道呢?记者随机对20位泳客进行了调查,其中只有4人知道体检卡包含了保险,至于这份保险的具体条款,被访者都表示“不知道”。“没有任何保险细则,我都不知道我投保的是什么险种,这样的保险真能起到保险的作用吗?”带着儿子来游泳的孙先生提出了疑问。

  2.5元买的是意外伤害险

  2.5元的保险费究竟保的是什么险?在体检卡上和游泳场馆内,记者并没有发现任何与保险相关的说明,游泳场馆工作人员有的说是人身意外险,还有的说是财产险,至于最高保额也说法各异。

  根据体检卡上提供的保险公司,记者找到了恒康天安人寿保险公司,理赔部的朱小姐表示,这个保险有详细的保险细则,在当初与游泳场馆签署委托协议时,都有明确的规定———2.5元保险费是人身意外保险,一旦在游泳馆内发生摔伤、溺水等导致残疾或死亡的意外事故,可以凭填写真实姓名和照片的体检卡接受理赔,最高理赔金额可达10万元。不过,因游泳导致的疾病,比如皮肤病、心脏病等产生的医疗费用都属于医疗险范畴,并不在此保险的范围之内。

  此保险不具强制性

  有关部门到底是如何规定体检卡的保险呢?记者从体检卡的发卡单位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了解到,5元一张的游泳体检卡,其中0.5元是卡的工本费,2元体检费,还有2.5元就是保险费。该中心泳管办的周鹿敏解释,目前上海共有大小游泳场馆400多个,从市到各区的泳管办都从没有强制规定要求泳客购买保险,出于对泳客安全及自身利益的考虑,泳管办提倡泳客积极参加保险,“如果有泳客提出不买的话,完全可以由游泳池将有保险的部分剪下来退给体委”。

  既然没有强制规定,为何有部分游泳场馆对此保险“强买强卖”呢?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赔偿责任问题。一般的游泳场馆一年中开放的时间有限,万一出现事故,涉及的金额一般都不小,泳池方面无力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泳客购买了保险以后,一旦出现游泳事故,无论大小都可以有相关公司负责赔偿。

  “打闷包”卖保险属违规

  “在买卖体检卡的保险时已产生了合同关系,因此必须将保险的各种细则向投保人说明,‘打闷包’卖保险是一种违规行为。”上海保险同业公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查实保险公司有这种行为,有关部门会进行处罚。

  “不过,因为保险公司并非直接向泳客们出售保险,而是委托游泳场馆进行销售,保险公司并没有直接责任。”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游泳馆作为委托代理人,就有责任向投保人解释条款的权利和义务。如游泳场馆没有告知投保人保险的相关细则,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建议游泳场馆将此保险的主要细节贴在醒目位置,以此起到告知作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