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学平险 鸡肋还是护身符?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09 07:04
人浏览

  学生平安保险(又称“学平险”)因保费较低,曾受到数量众多的学生和学校的青睐,也一度被称为学生的“护身符”。但是当“学平险”统一购买被有关部门叫停后,保险公司的投保率持续降低。家长因理赔难不愿买,许多学校害怕被扣乱收费之名,积极性不高,“学平险”之路越走越窄。曾经一度风光的“护身符”变成了现今的“冷产品”。

   ●“学平险”

   是孩子的一道“护身符”

   上世纪80年代,针对在校学生以及所有未成年人的特点,学生平安保险作为一种团体商业保险产品被推出,向在校学生以及所有未成年人提供意外伤害保障、意外伤害医疗保障、住院医疗保障等,从而弥补了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学平险”保费低且承保手续简便,是商业保险中最具有公益色彩的保险产品,学生交费即可参保,无须像承保重大疾病险的人一样进行各种体检。当投保人发生风险时,一般只要由学校出具证明,保险公司就会迅速理赔。对于学生和未成年人来说,缴纳几十元的保费就能保障一年的平安,而且最高赔付可达到6万元,因此, “学平险”一度被称为学生的“护身符”。而对于保险商来说,尽管保费相对较低,但数量众多的学生和未成年人却是一个稳定的团体客源,“学平险”也是一款利好产品。

   而当学校统一购买“学平险”被叫停后,失去了教育机构这一推广平台,保险公司的投保率持续降低,再加上销售渠道不畅,出险率频频走高,给经营学生平安保险的保险公司带来了负面影响。开始为抢市场打破了头,而现在由于业务量小难以盈利,有些公司开始心生退意。“学平险”开始从“护身符”变成了鸡肋。

   ●市场萎靡

   不和学校合作很难开展

   郑州某保险公司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学校实行“一费制”以来,保险费没有被列入服务性项目。尽管公司花费很大的力气宣传展业,郑州的“学平险”销售还是呈下滑趋势,目前“学平险”已变成卡单式,一个学生一张卡,上面对保险责任解释得相当详细,同时学生的保险卡需要家长签字。因此“学平险”从团险变个险,增加了展业成本不说,关键是难以宣传到位。现在,学校统一购买“学平险”被叫停后,业务员做宣传挺困难,有的学校不让业务员进校宣传签单,他们只能跳过大墙,或到学校旁边的小卖部填单子,像做贼似的。

   张女士说,每年,保险公司都会发给学校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但由于对学生保险认识不足,至今仍有家长把“学平险”视同乱摊派、乱收费。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也对学生保险存在着一些偏见,他们认为学生保险是块肥肉,反正让哪家保险公司做都是做,因此哪家出的代理费多就让哪家做,根本不管什么公平竞争一说,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部分保险公司为了片面追求规模而不择手段,以致整个“学平险”举步维艰。

   中国人寿郑州分公司的有关人士介绍,“学平险”的赔付率一直居高不下,一般都在60%以上,有的高达85%,个别的甚至亏损经营。

   采访中,郑州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经理向记者坦言,公司开办此项业务以来,一直都是赔本经营,因为学生意外受伤或生病的不少,有一部分还是重大疾病,赔付率很高。如果投保的人太少,这样下去,不能说没有退出“学平险”市场的可能。

   ●害怕被扣帽子

   学校积极性不高

   以前,在利益驱动下,很多保险公司只把教育部门作为公关对象,而不向家长说明具体情况。有的地方甚至强制学生投保,保费也与各种学杂费一起收取,一度被视为学校“乱收费”。现在,记者走访了郑州十几所学校,发现大家普遍对“学平险”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校都在尽量回避这个敏感的话题。学校基本上不对“学平险”做过多的介绍,任由保险公司自己发传单,零零散散地拉取保单。

   “对学校来说,投保‘学平险’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校的负担,但是现在上级对学校的收费监管很严,尤其是面对众多家长乱收费的指责,我们很矛盾,害怕一不小心掉进这个泥潭。”某小学的教务主任这样对记者说。“以前都是由学校统一购买的,但是很多家长不理解,再加上操作工程中存在一些猫儿腻,很多家长都对学校不信任,尤其是在‘学平险’由学校购买被保监会叫停后和现在实行一费制的大背景下,每多收取一毛钱,都有可能会被认为乱收费而被投诉,虽然投诉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只要10个人里有一个跳出来说你乱收费,就够麻烦了。而受益的人也许100个里面只有那么一个,既然这样我们又何必来自找麻烦呢,费力不讨好地去统一收取保险费呢?”某中学校长的此番直言,更是道出了校方不能不考虑舆论压力的苦衷。面对可能招来的麻烦,大多数学校都会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

   ●服务不到位

   让市民有太多怨言

   提起“学平险”,郑州金水区市民李女士就一肚子气。李女士有个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她已连续3年为女儿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学平险”。前段时间李女士的女儿突然患上了急性肺炎,发高烧住进了医院,她这才想起了给女儿购买的“学平险”,并赶紧给该保险公司拨打了电话。几天后,女儿痊愈出院,其住院费总共花了1018元。李女士自己按照保单上的介绍一算,怎么也能得到500元左右的赔付。但在往返了两次医院与保险公司之后,她拿着全部的手续到保险公司进行理赔时,却只得到了300 多元的赔付。她这才知道,理赔过程中还有不少门道:使用甲种药100%报销,而使用乙种药只报80%,而且能报销的这部分费用中还要扣除100元的免赔额,然后再给报销50%……期望值与实际赔付额的差距,让她心里很不舒服。李女士说:“保险公司虽然很快地为我办理了理赔,但我觉得保单上并没详细地对理赔细节进行说明,我很失望。”

郑州中原区的张先生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他说:“孩子今年上一年级,入学时想给孩子买‘学平险’,但是现在学校都不办理了,都说让自己找保险公司办理。去保险公司咨询后,保险公司又说,‘学平险’实质上还是团险,不会只为一个人办理的,要想办理,先去他们孩子所在的学校找其他愿意办理的家长一起来办,必须总体上达到一定的人数才能办理。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还对他说,要是人少的话,公司完全是赔钱,赔钱的生意公司是不会做的。‘学平险’不是说让个人自愿购买吗?可是这样的话,咋自愿购买呢,还不是要走以前的老路,由学校来统一购买,学校不买,保险公司又这个样子,啥时候才能真正出现像他们所宣传的‘学平险’?”张先生很是困惑。

   ●“学平险”的内容

   很多人不了解

   在采访中,让记者感到吃惊的是面对在业界一直大力宣传的“学平险”,大部分市民表现出来的是对“学平险”内容和作用的不了解。很多家长只是知道有人在学校推销保险,但是是啥样的险种和保险的内容都不知道。有几位购买了“学平险”的家长,对保单的条款也是不清楚。至于保险公司的免责条款,更是不了解。前几天刚给孩子购买了“学平险”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保险公司的代理员推销保险的时候,只是在宣传单上写了购买保险的好处,他去咨询的时候,代理员一遍又一遍地为他介绍购买完“学平险”后的种种好处,出了啥样的事情可以得到多少的理赔,从来没有人给他说过保险公司在哪些方面是可以免责的。至于和保险公司签订的合同,自己由于大意,也没有仔细地看。

   ●专家建议

   应该在服务上多下工夫

   由于“学平险”是根据保险行业的“大数法则”所设计的一种险种,通过大多数人的投保来保障少数人的意外需求。参保的人越多,参保人带病参保“逆选择”的几率就越低,参保人的利益就越有保障,保险商的经营成本也就越低,保费也相应较低,保险需求也就更接近大众的总体需求。

   当前,河南省在校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是工薪阶层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整个学生群体中,农村学生、城市工薪阶层和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抗风险能力最差。无论从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出发,保费低、承保手续简便的“学平险”都是他们最好的风险保障,但作为一种公益性险种,“学平险”投保规模的下滑正在使其失去保险产品应有的意义。

   长期从事保险法律业务的张律师则认为,这并不是人们保险意识不强的问题,而是思想观念的问题,消费者对于整个保险公司来说永远都是弱势群体,他们根本不可能和保险公司进行平等对话,保险公司不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真正地尊重消费者的权利,保险业也根本不可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尤其是在国外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和国内比的就是服务,尤其是售后服务,保险并不是卖出单等人理赔就完事了,更重要的工作是后面的服务。而我们现在整个行业存在的问题就是本末倒置了,把重点放在了卖出产品上,而不是对产品的服务上,尤其是产品前期的宣传和后期的售后服务。

   在采访结束时,教育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正在开展学生灾难安全保护教育。这让记者不由得感慨:如果我们的保险公司能把对学生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做在前、卖保险在后,这样的沟通宣传方式,学生需要,学校、家长欢迎,那“学平险”市场还能没希望吗?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