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寿险基本知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09 14:05
人浏览
[导读]:购买保险是现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投资品,但是,对于保险模糊不清的人最好还是先把保险最基本的东西弄懂再投保.本文介绍的是寿险的基本知识。

  买人寿保险的8个原则

  1 保险比储蓄重要

  每个人的财富结构形如金字塔,从下往上分别是:保险、储蓄、股票,对应的是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

  很多人都拥有储蓄、基金、股票等项投资,但是往往忽视了最基础的安全性需要。安全性对投资的重要,就好比健康对于人的重要。保险需要的投资并不多,但可以为你的个人和家庭买来未来的保障,保障你们的生活水平不会突然跌入社会底层。

  中国人对保险有抵触思想,这是因为害怕面对死亡,觉得小概率事件不会在自己身上发生。其实社会进步了,人的生命延长,但交通发达导致意外概率提升。大家庭转化为小家庭,经济更加独立,也使得可以分担风险的人越来越少。

  2 保险是你对家庭的责任

  东方人忌讳谈论死亡,有些客户觉得买了寿险就增加了死亡的概率,缺乏理性风险意识。要主动采取应对之策,有些人每年抽烟花几千元,也不愿用同样的钱买保险来落实对家人的责任。保险其实是买给你最爱的人,买给你的配偶、家人,体现了你在家庭的责任。

  另外一些人比较懒,觉得保险都一样,不愿花时间货比三家,对保险不重视,主要买人情单,买了保险甚至都不知道保什么、保额多少、什么情况不赔。严格来说,每个人随着贷款、结婚、生子,他的财务缺口是不断变化的,买了保险就束之高阁是错误的。

  3 四种家庭尤其需要保险

  ——单引擎家庭;

  ——存在债务缺口的家庭;

  ——刚步入婚姻的家庭;

  ——(计划)有小孩子的家庭

  单引擎家庭,是指只有一方有收入,一旦唯一家庭支柱出险,财务安全度最低,最需要保险;如果有大量房贷,车贷或其他借款的家庭,也需要保险,以解决一旦收入中断的偿债压力;有需供养的子女、老人或配偶的家庭,存在财务安全缺口,很需要保险。刚步入婚姻的家庭处于财富积累期,面临未来很多不确定因素;有小孩子的家庭需要准备教育费用,以保障下一代的成长。例如,象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供养一个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基本费用是40万元左右。

  4 计算财务风险用保险弥补缺口

  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社会保险“覆盖广,保障低”的特点,已经无法满足中高收入家庭对财务安全的要求。而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工作环境,以及各种社会突发事件或恐怖事件的威胁,使中高收入家庭越来越倾向于购买商业保险。

  你有没有财务缺口?这是判断是否需要商业保险的标准。财务缺口要从以下几方面计算:

  生活费用+住房费用+父母孝养金+子女教育费+医疗费用+退休费用+最后费用

  简单的说,就是维持你目前生活水平,以及维持你的家庭在未来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总需求。每个人在青年和中年阶段都会存在财务缺口,而这就需要通过保险来弥补。以保障你身故或伤残时,你和家人可以在保障一定生活水准的情况下安度余生。

  5 按需定制,动态检视

  现在,你决定去买保险,“按需定制”是寿险规划师要告诉你的第一个概念,因为每个人的财务情况和家庭成分是不同的,寿险规划师的责任就是对你的风险和责任做出恰当评估,并且在产品库里面给你搭配,设计一套只适合你的险种组合;今后,他还会每年对你的财务状况作出评估,提出调整或者加保建议——这一切服务都是免费的。

  6 购买要早,免责要少

  越早购买,你就越早的获得了保障,把你的风险交给保险公司来分担。更主要的原因是,早买保险可以获得优惠的费率,还可以免体检。现在白领压力大,身体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30岁以前除了积累财富,是购买保险的良机。否则等年龄大了,不但费率高了很多,还可能因为健康不佳,被保险公司加费甚至拒保。

  不同的公司和产品差异很多,这主要不在于费率,而在于条款。因为中国保监会对产品的费率有严格的控制,好比各家银行存款利率没有明显差别一样。

  什么情况下保险公司免责,购买者一定要看清楚。类似的保单,多者十几条,少者两三条。建议大家买保险不要买人情单,要货比三家。

  7 先买小保单

  对于已经有社会统筹保障的人,保费占年收入的5%-20%比较适宜,并要兼顾家庭所处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以及职业稳定性和收入增长潜力等因素。有人知道了保险的重要性以后,愿意购买高额保单,对此应该慎重。保险不是买的越多越贵就好,而是要力求均匀覆盖所有风险。

  首先,每家保险公司各有侧重,拳头产品也不尽相同。A公司擅长寿险B公司擅长健康险,应该分别购买,一份大保单不如若干小保单,分别覆盖终身寿险、大病治疗和人身意外。

  另外,买小保单还有一个讨巧之处。因为保险是一个长期计划,购买后退保会损失很多。而一个人的经济收入可能有起落,今后收入提升可以选择加保或新买保单,万一收入降低,小保单缴费低也不会有压力。一张大额保单拆分为几张小额保单,在支付能力下降时,可以选择其中某张保单退保,而不致放弃整个保障计划,从而在总费用不变的前提下,增大了财务安全规划的灵活性和流动性。 [导读]:购买保险是现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投资品,但是,对于保险模糊不清的人最好还是先把保险最基本的东西弄懂再投保.本文介绍的是寿险的基本知识。

  8 先重保障再求收益

  实际操作中,许多公司推出综合理财产品,兼顾了保障、储蓄和投资功能,其实这类保险是保障产品与投资产品的组合。理论上讲,保险主要解决保障问题,在承担风险的前提下追求收益是证券擅长的领域。保险本源上解决的是财务安全问题,而非收益问题。

  所以,购买寿险产品首先要关注的是安全问题。保守偏好的客户可选保障型产品(保费低,保额大,但不返还),如定期寿险。积极偏好的客户可选择保障与储蓄,投资功能兼顾的品种,如分红型终身寿险。

  第二部分:人寿保险的功效

  1.终身寿险

  缴费:5000元/年*20年(缴期)=10万元保障金额:14。8万元

  无论甲何时故去或全残,家人都可得到保险给付14。8万元,比交费多得48%。。

  2.附加定期寿险

  缴费:4。5万元/年*20年(缴期)=90万元

  20年缴期内,无论甲何时故去或全残,都可得到保险给付1053万元;如果20年内甲平安无事,保险公司责任解除。

  以上主险和附加险合计年缴保费5万元,20年内若甲故去或全残,将得到合计给付1067。8万元。若甲平安度过,则附加定期寿险合同终止,终身寿险合同继续有效;其后无论甲何时故去或全残,都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给付14。8万元。

  假设保费由公司支付,20年内若出险,公司将保险给付1067。8万元购买甲的股权,甲遗孀得现金,可以继续过有尊严的生活,股权归另两位合伙人所有。这相当于公司每年花5万元解决了股权流动性难题。

  实际操作中,需要公司给各位合伙人均买一份寿险组合,收益方为公司。如果20年内有合伙人故去或全残,可以用保险给付金变现股权。

  当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许多企业有员工参股或有股权激励计划,但多数企业没有关注到股权变现风险。其实成熟的负责任的企业完全可以照此模式,以寿险为工具解决股权变现难题,企业只需少量花费,即可一举两得。

  寿险规划师是什么人?

  寿险规划师的什么人?资深销售员有可能成为寿险规划师,因为他们熟悉产品;大学讲师有可能成为寿险规划师,因为他们具有说服力;专家学者有可能成为寿险规划师,因为他们理论知识丰富。但最佳的人选是金融分析师,因为他们具有实战经验,扎实的金融基本功和对各类投资工具的熟悉。寿险规划师不属于保险公司,他们之间是一种代理关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