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6万未参保户籍人员将纳入东莞社保体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05 04:43
人浏览
  虎英公园。记者海国 通讯员李伟新 摄 (资料图片)   市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昨审议节水、社保等多项民生决议   本报讯 (记者韦星)昨日召开的东莞市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上,透露出如下重要的消息:到2015年,全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3.5亿立方米以下;取得东莞市户籍而没有固定职业人员,以户籍所属村社区为单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市、镇街(园区)财政给予缴费补贴。预计有6万未参保户籍人员会被纳入社保体系。   未参保入籍人员将纳入社保体系   近年来将户籍迁入东莞的人员约11.4万人,加上去年申请积分制入户的1.1万人,共12.5万人,其中有约6万人未参保。   对此,昨天的联席会议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具体办法是,取得本市户籍而没有固定职业人员,以户籍所属村社区为单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市、镇街(园区)财政给予缴费补贴。   按现行以村社区为单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分担标准按月给予财政补贴。据测算,今年东莞财政需负担的补贴资金为6300万元。   但由于新型社区没有村级经济来源,入户新型社区的,应由村级负担的缴费则要由参保人个人来负担。   2015年用水总量不超过23.5亿立方米   会议提出,到2015年,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基本完成全市供水一张网建设任务。市镇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高,洪涝灾害损失明显下降。   而节水型社会建设,也要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3.5亿立方米以下,万元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下降。主要江河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初步修复受损严重的城市河系生态功能。   主要措施包括:以管网设施、水库生态修复等为重点,加快推进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建设,到2012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任务,2015年完成二期工程建设任务,实现江库联网。   此外,东莞还要配合推进“西水东调”工程建设,形成以东江水源为主,境内水源、西江水源等为辅的水资源保障格局。全面推进“放心水”工程建设,推动城乡供水水质、服务、安全同标准、中心城区同网同价。加快推进5000公里老旧市政供水网络、小区供水管网的更新改造,推进大市区供水一张网建设。   完善公务员年度考核奖励办法   此外,联席会议研究并予以通过了完善公务员年度考核奖励方法。奖励类型分两种,一是公务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当年给予嘉奖。二是连续三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记三等功。   市委常委会昨召开 通过四个规划性文件   2015年拟开放各市级森林公园   会议还审定了《东莞市生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据介绍,东莞将用3至5年完成184.5公顷林相改造任务;计划于今年完成大岭山森林公园3.7公里支线绿道建设,用4年时间建成途经大岭山和大屏嶂森林公园的市级绿道约63.6公里;启动凤岗南门山、清溪山水天地、黄江清泉、黄江黄牛埔、凤岗碧湖、寮步佛灵湖等森林公园建设以及对大朗凤山万亩森林公园和中子科学城森林公园进行规划,到2015年争取完善、开放各市级森林公园;建设东莞银瓶山、马山、莲花山、灯心塘自然保护区以及东莞市自然生态保护区。   建物流交通气象监测网   会议审定并原则通过的《东莞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建成物流交通气象监测网、雷电监测网、海洋气象观测浮标站建设等,提高中小尺度灾害天气预警预报水平,突发性灾害天气预警能在灾害来临时平均提前15至30分钟发出,晴雨、暴雨和强对流24小时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5%等。   “十二五”期间,将推进气象预警工程,初步建立东莞灰霾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评估体系,并建设大气成分监测数据中心,新建五个温室气体监测站网,为农服务气象减灾工程。明年将对外开放气象天文科普馆。   聚焦市委常委会:   将申报“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   昨天召开的联席会议结束后,市长李毓全紧接着主持召开了市委常委会,会议审定并原则通过了《东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四个规划文件。   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包括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4%。、9%。以内;“十二五”期末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水平;已婚育龄妇女意外妊娠率低于0.6%,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5%。 以下等。力争把东莞市创建成为“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同时,向国家申报“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