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杭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情况如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10 21:15
人浏览
[导读]:杭州市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济总体规划,实施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咨询、随访、查病和手术等服务;严格执行“农转城”生育政策;杭州市还已经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杭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情况如何?

  【人口和计划生育概况】

  2009年,杭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坚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施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

  年初,在全市计划生育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重要讲话,市政府与各区、县(市)和市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8月底,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人口形势分析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部署工作任务。

  市分管、联系领导下基层调研指导工作,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各区、县(市)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相关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密切协作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全市出生人口56797人,低于省下达的年度人口计划,人口出生率8.35‰,自然增长率2.75‰,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2以内;计划生育率98.36%,比省政府下达指标高3.36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103.79,继续保持在正常范围。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2009年,杭州市继续推进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全市13个县级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有10个完成标准化建设工作,3个在建;全市60%以上的乡镇(街道)计生服务站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2000个村级计生服务室规范化建设全部完成。

  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咨询、随访、查孕、查环、查病和手术服务。2009年,全市开展计生咨询服务19.1万人次,查孕、查环145.5万人次,门诊服务20.1万人次,四项手术无质量事故。在“关爱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活动和“青春健康”教育服务活动中,为104名非意愿妊娠少女提供免费救助。

  江干区创建成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至2009年末,全市有10个区、县(市)获此称号。6月,全国东部地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质提速座谈会在杭州召开,杭州市作了典型发言,萧山区计划生育指导站接待与会人员参观考察。 [导读]:杭州市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济总体规划,实施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咨询、随访、查病和手术等服务;严格执行“农转城”生育政策;杭州市还已经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新型生育文化建设】

  2009年,杭州市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坚持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创建活动为载体,强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全市上下联动,组织开展“5?29”会员活动日、“7?11”世界人口日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4月,杭州市优生“两免”政策宣传服务月活动启动,全年向群众发放宣传品5万册。

  杭州婚育新风(传化)艺术团全年下基层巡回演出175场,近50万名群众观看。至年末,全市累计建成生育文化园区(地)801个。各乡(镇)、村(社区)深化“星级示范”创建活动,完善“一校三室”宣传服务阵地。人口文化进高校活动开创全国之先河,得到国家人口计生委充分肯定。

  【计划生育依法行政】

  严格执行“农转城”生育政策,统一政策口径,确保政策平稳实施。畅通信访渠道,开展网上互动交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全年市级共受理计划生育来信、来访、来电3839件(次),按期结案率、优质结案率均达100%。市人口计生委认真落实扩权强县工作,规范行政行为,制订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权力阳光运行图,严格依法实施。依法开展特殊情况生育审批,全市审批1273例,符合率达100%。

  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在各类评先、评优过程中逐级审核把关。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完善社会抚养费征收联动执法机制,提高征收兑现率。2009年,全市应征收社会抚养费7203.77万元,兑现5298.87万元,兑现率73.6%。加强对B超检测和医疗机构凭证引产、终止妊娠手术的管理和监督,依法打击“两非”行为,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保持在正常范围。

  【基层计划生育工作】

  2009年,加大县(市)薄弱乡镇人口计生工作调研指导和督促检查力度,强化城市社区重点对象和重点环节的服务管理;加强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提高基层计生干部、村级计生服务员报酬、待遇,保持计生机构队伍稳定;加强统计规范化管理和监督,开展人口出生统计互查等活动。

  2009年,全市出生补报率1.41%,出生上报及时率居全省领先水平;实施“数字人口”工程,开展全员信息统计工作,深化信息共享机制,全市流入育龄妇女的建档登记率平均在90%以上;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加强,全市百人以上企业计生协会建会率69.7%;计划生育村民议事、村务公开和民主评议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在修订的村(居)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中,强化了有利于计划生育的优惠政策。 [导读]:杭州市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济总体规划,实施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咨询、随访、查病和手术等服务;严格执行“农转城”生育政策;杭州市还已经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

  2009年,杭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重新调整,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加强。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完善,构建起“一盘棋”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流动人口计生工作被纳入政府公共服务管理范围,流动人口公共服务趋向均等化。

  开展流动人口计生“市民化”服务,增设和调整了流动人口免费孕环情监测点,流动人口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免费B超监测、避孕药具发放、查孕查环查病及四项手术等服务。深化拓展“生育关怀行动”,杭州市区外来困难人口住院分娩得到补助。

  2009年,全市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服务86万例(次),实施四项节育手术1.5万例;为省内流动育龄妇女落实长效节育措施1644例,落实补救措施929例;为13.6万省内流动育龄妇女提供免费“三查”服务,有效地减少了流动人口违法生育。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

  2009年,杭州市继续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符合政策的17592人发放奖扶金1270万元;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对符合政策的3663人发放资金879.12万元;

  实施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市级对112名符合政策对象发放公益金56万元;

  开展计生政策性保险工作,全市投入287.65万元,独生子女平安险、手术安康险参保人数达20.12万人;

  加大对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对象的奖励力度,全市对当年落实节育措施的2万余名已婚育龄妇女发放奖励金607万元;

  推进新家庭“少生快富”项目,帮助农村计生家庭脱贫致富;

  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与养老保障政策接轨,城区实施《杭州市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参加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补贴办法》,享受补贴人数达13388人,补贴金额4256.6万元;

  探索计生利益导向新举措,一些实施股份制改革的村(社区)在落实独生子女一人按两人计算政策上取得新突破。11月,在全省计划生育相关惠民政策座谈会上,杭州市、江干区分别作了经验介绍。 [导读]:杭州市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济总体规划,实施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咨询、随访、查病和手术等服务;严格执行“农转城”生育政策;杭州市还已经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推进优生“两免”工作】

  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的通知》,布置全市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以下简称“两免”)工作的有关事项。

  通知规定,杭州市常住人口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享受“两免”政策:

  在杭州市登记结婚的男女青年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生育管理地在杭州市的待孕妇女进行孕前优生检测的。“两免”工作以各区、县(市)为单位组织实施。9月,全市组织开展优生“两免”宣传服务月活动。10月,人口和计划生育、民政、卫生、妇联等相关部门分二组对全市优生“两免”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评估,并将结果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推进了优生“两免”工作深入开展。

  2009年,全市婚检率、孕检率分别提高到51.16%、64.94%,均高于浙江省考核指标。

  【启动“三优”促进工作试点】

  2009年,杭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优生、优育、优教(简称“三优”)促进工作试点。下城区以社会知名早教机构为依托,为新婚夫妇、怀孕夫妇和0~3岁婴幼儿抚养人开展优生、优育、优教培训,下城区母婴健康教育基地被省人口计生委确定为“浙江省优生优育优教指导中心示范点”。

  江干区以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为依托,为育龄群众开展培训教育。上城区以街道为单位推进“三优”促进工作,受到群众欢迎。10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优生优育、幼儿教育科学发展研讨会上,杭州市、下城区、江干区、上城区南星街道作了交流发言,得到与会代表高度评价。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