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现有经济和社会保障水平如何应对来势凶猛的老龄化问题?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05 15:27
人浏览

  

随着中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近日,有学者撰文指出,2025年中国的老龄化现象将比日本更难应付,如果不采取新的人口和保障政策,或将使中国的财政情况雪上加霜。

  未富先老

  旅美学者薛涌在近日发表的文章中称,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在2000-2025年间,中国人口的中等年龄预计将从30岁提高到39岁。以这个标准算,中国到时候就是一个比美国还老的国家。

  资料显示,到2007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11.6%。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时间,而我国只用27年就将完成。

  未富先老成了中国发展的一大隐忧。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我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现有经济和社会保障水平不足以应对来势凶猛的老龄化问题。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不久的将来我国将进入劳动力短缺时代。同时,我国养老服务极为薄弱,家庭养老负担日益加重,相关社会问题凸现。

  今年,是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第30个年头,30年后,政策实施之初的担忧一一变成现实,“4 2 1”的家庭人口结构,意味着一对年轻夫妇“上”要赡养4位老人,“下”要抚养一个孩子,其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养老困局

  中国虽然有类似于美国的养老保险金制度,但是这项制度开始实施也就几十年时间,现在是在用当代年轻人的交纳的养老保险赡养上一辈的老人们,而今后呢?预计到203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率将会达到24.46%。这也就意味着,届时,很可能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口。到时候,我们的下一代所缴纳的养老保险金还能养得起我们吗?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近日在媒体上发表文章称,目前社保五险基金的投资只有不到2%的名义收益率,既低于国外任何一个实行国债投资的收益率,也低于国外任何一个实行市场化的投资收益率,几乎是世界上收益率最低的。

  社保投资体制的被动是导致低收益率的一大成因。郑秉文指出,社保基金投资体制缺乏完整的配套设计和细节规定,在决策层面长期放任,在基层操作层面处于各显其能的“放羊”状态,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些基层政府为尽量获取较高收益率,在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不得不为银行协议存款而到处奔走,在国债难求的背景下四处拜佛,甚至公事私办。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